他一手持锅、一手拿勺子,做出了一个漂亮的颠锅动作,令人惊叹的是:那些米饭就像珍珠般跳跃,落回锅中。在这个过程中,米饭由最初的白色与黄色,逐渐变成了金黄色。与此同时,那迷人的香味也渐渐弥漫开来,随着何雨柱的手艺变得越来越浓郁。

杨老汉不禁仰起头垫起脚尖,试图多闻一点这诱人的香气,用双手把香气送到面前,尽情呼吸着。真是太香了。

仅仅是闻到这种香气,杨老就已经受到了极大震撼。他的眼神中充满难以置信之色——这怎么可能?不仅因为这股香气诱人,更因为它勾起了往昔的记忆。年逾五旬的老者回忆起清朝末年的1910年代,那是宣统皇帝统治的时期,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好,祖辈开了镖局,到父亲那一代没落了,后来常帮忙戏园子的朋友。儿时他在那里学习唱戏,而母亲总是做着美味的蛋炒饭。

无论过去多少年,他都无法忘记母亲的味道。这股香气勾起了那份深深的思念。此时的杨老注视着何雨柱将鸡蛋炒饭颗粒分开,在空中画了个抛物线,最终轻轻一翻身落入盘中。随着丝缕的蒸汽飘升,一阵沁人心脾的饭香弥漫而来。杨老无法控制住激动的心情上前舀了口饭试吃,品尝之后立刻愣住了,整个脸庞充满了感动的神情。

看着这一幕,杨厂长也不禁激动万分地跟上,盛了一口蛋炒饭尝尝,随之整个人都震惊得不知所措:“这...这是什么蛋炒饭?”

眼眶微红的他,只觉得从未尝过如此美味的蛋炒饭。

何雨柱过去也曾品尝过不少美味,但当这碗蛋炒饭摆在面前时,之前吃过的菜肴似乎都显得黯然失色。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眼前的蛋炒饭究竟为何能如此出众。

“不可思议……这是真正的‘菩提玉斋’啊。”片刻后,杨老带着深思的眼神说道。

“不愧为国宴名菜之一的‘菩提玉斋’,目前在国内,能做得出正宗口味甚至更加精妙的厨艺大师恐怕没有几个了。”杨老感叹着。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这道菜的高度赞誉,同时也在感慨传统烹饪技艺传承艰难的现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作为儿子的杨厂长也在这个瞬间明白父亲的心意。“爸,这可是国宝级的菜品啊。”

看到这一幕,他对何雨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柱子叔,刚才的态度是我的无知。我必须为之前的傲慢向您道歉,像您这样的烹饪水平确实可以称之为国家级别的厨师。”

何雨柱对于这样的赞扬却表现出非常谦虚的一面,“要说婚宴上的佳肴嘛,那可远非我目前的厨艺所能达到的程度。差得太多啦。”

然而杨老并不同意这个说法:“仅凭眼前这盘‘菩提玉斋’就能感受到接近国宴级别的精湛技术了。丰泽园作为中华名店,其盛名绝不是空穴来风,而你又是名厨张建国老师的高徒,可见你确实是得了他的真传!”

何雨柱对于如此之多的认可与夸奖既惊讶又无奈,只好苦笑道,“哪里哪里。”在听到这么多溢美之词的时候,他反而更显得有些不自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在场的所有人都沉浸在这顿非凡的晚餐中。之后,他们一起继续享用其他几道由何雨柱准备的美味佳肴,让这顿聚餐更加温馨、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