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行空间的唐朝,安定兕和紫岸哥哥坐在一个小而温馨的涮肚馆里。
外面是片雪飘洒的傍晚,小店里温暖如春;
锅中的羊肉片在热气中轻轻飘浮,带着阵阵香气。
两人各自端起碗,悠闲地夹菜涮肉,喝着烫口的番茄汤,享受着这难得的用餐时光。
安定兕叉着小腿,涮着肚子,嘴巴里嚼着肉条,随口说道:
“还有一个带义字的人,是皇上老爹的新班子成员,哎呀,你说那叫义玄的姓崔的官员,真是个新鲜出炉的班子成员,刚才还跟二号阿耶李治他们混在一块,就这么成了高宗的新宠儿。”
紫岸一边夹菜一边抬头,好奇地问:“谁呀?这么能混。”
兕子笑着一口气吞下涮肚,擦了擦嘴巴,撇了撇嘴:
“就是崔义玄,河北故城县那位,听说过吗?他家可不简单,老爹是太常卿崔溉,整天和老百姓打交道,能没见过大场面?”
紫岸啃了口羊肉,眼睛一亮:“崔义玄!我倒是知道,没错,清河崔氏的分支,他小时候挺能的,隋朝末年可是投奔了魏公李密,就是那个李密,结果……人家没看得上他,给他晾一边去了。”
安定兕抬起筷子,涮了一下羊肉,嘴里含着一块涮肚,眼神亮晶晶地说道:
“嘿,不过,话说回来,这清河崔氏,真的是中国历史上的‘豪门’!从魏晋一直风光到隋唐,这家伙们的祖宗起得可真高!”
紫岸一边涮着羊肉,一边用筷子点点桌子:
“嗯,早听说过这崔家,简直是历史上的‘万世家族’!人家从来不跟别人比,因为直接就开挂了。最开始他们家姓姜,混得不错后,干脆改成崔了,就是为了‘顺风顺水’吧。”
安定兕咬了口肉,嘴里含含糊糊地说:
“没错,西汉的时候,崔业就在清河郡东武城县那块扎根了。你知道那地方嘛,就是河北故城县一带——那可是‘清河东武城人’的发源地!从此他们就成了这块地儿的老‘祖宗’,‘江湖人称’清河崔氏!”
紫岸拍了拍大腿:“哈哈,行行行,这‘江湖人称’清河崔氏,名不虚传,就说魏晋时期,他们家简直就是‘权力家族’的代表,官帽子一代传一代,传得都快变成传家古董了!”
安定兕嘿嘿一笑,撇了撇嘴:“你说魏晋那会儿,清河崔氏真是风头一度猛得不行,到了南北朝那会儿,简直就豪气冲天,特别是北魏孝文帝元宏在位的时候,人家这崔家直接从‘清河东武城’晋升为‘卢崔郑王’四大名门之一!你看,这名字听着就很‘霸气’!”
紫岸大笑:
“对对对!‘卢崔郑王’,直接从‘历史冠军’颁奖名单里拔得头筹!
谁能比得了他们家?
可是说到唐代,清河崔氏那可真是‘风光无限’,不仅继续拿着官帽子,还能排进‘七姓十家’行列——啥意思?就是这家族的影响力,简直能让整个唐朝都听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