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举起一块大石头,往水面一砸,鱼被砸晕了,翻身露出白肚子。二儿子和三儿子一起抓鱼,韩彦祖递背篓。一个背篓装满就换下一个。
满满四个背篓的鱼装好后,四个人下山。
等四个人背着背篓走后,跟随而来的村民们开始抓鱼。这是村里人的默契。
村民装满后,轮到闻风而来的知青。
小河村的知青一开始不知道这个秘密。直到一个机灵又勤劳的男知青顾诚上山砍柴,发现了村民从山里背出来红薯、土豆、玉米。
村民看到顾知青震惊的脸,想到顾知青为人不错,给顾知青指了那个方向。
“顾知青,好东西不多了。先到先得。”村民说完这句话就下山了。
顾知青顺着方向来到出产粮食的山沟沟,先是震惊,然后加入了收获粮食的队伍。
他没有空间,背着红薯、玉米回到知青院。其他知青一下就看到了,询问来源。
第一次询问,顾知青没有将山里的秘密说出去,“我和村民换的粗粮。”
第二次询问,顾知青说:“我买的。”
第三次不需要询问,有两个知青悄悄跟在顾诚身后,发现了粗粮的来源。
从此,山上的粮食收获顺序分成三个梯队,处于顶端的第一梯队韩彦祖和她的儿子们,第二梯队村民,第三梯队知青。
众人都十分有默契,没有对外宣扬。
村里的外村媳妇,公公、婆婆、丈夫三重敲打,可以送一小袋粮食救急,但消息不能泄露出去。要是泄露了,直接送回娘家。
除夕夜,小河村家家户户吃团圆饭,桌上都一条大鱼。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吃不完的鲜鱼用来腌腊鱼,可以放一年。
过完年,三天假结束。曾俊骑着自行车来小河村。上次采购猪肉的时候,他听到韩阿姨要熏腊肉。
这次来,他是采购腊肉的。他带了韩彦祖念叨了好几次的麦乳精、粮票、肉票。
傅家院子,孙子傅明亮、傅明扬和外孙女黄婷婷追逐嬉戏。
韩彦祖从房间柜子顶上的玻璃罐里掏出冰糖,给孙子和外孙女甜甜嘴。
“韩阿姨,新年快乐!”曾俊爽朗的声音传来。
“你来了,快进来坐。”韩彦祖热情的招呼。
曾俊笑呵呵的说道:“韩阿姨,不用客气。您家的腊肉在哪里?才过完年,我就馋肉了。”
他脸都不红一下,我就奔着您家的腊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