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彦祖购买结束,和小女儿到回村的牛车处。

赶牛车的老赵抽着旱烟,等待回村的人。

“琳琳,你坐牛车上占位子,妈去国营饭店买肉包子回来。老赵,我很快回来,孩子帮忙看一会儿。”韩彦祖交代道。

老赵笑呵呵的说:“放心,有我看着丢不了。你去吧。”

“妈妈,我不会乱跑的。”傅行琳昂头保证道。

韩彦祖走远,按照记忆中的路线来到一条小巷子,准备购买棉花。

然而,韩彦祖来晚了,棉花全部卖出去了。

韩彦祖没有失望,她来黑市只是碰碰运气。空间内的物资才是她可靠的后勤保障。

棉花虽然没有了,但她没有白走一趟,买了几张粮票。

离开小巷子,韩彦祖到国营饭店买肉包子。

有粮票可以少一分钱,没粮票2个肉包子一角一分钱。原主也有粮票,是用鸡蛋和城里人换的。

韩彦祖计算家里的人数,买了5个肉包子。家里能吃肉包子的有9个人,还有嫁出去的女儿傅行平。一个人吃半个刚好。

坐牛车回到村里,韩彦祖先来到女婿家。她在院门口只招手,傅行平看到后出来。

“妈,喊我一声就行了。你偷偷摸摸的做什么?”傅行平配合的低声说道。

“小平,我今天进城买了肉包子。我们娘俩一人一半。”韩彦祖从衣服里掏出一个油纸,里面是温热的肉包子。

她两手一分,递给傅行平,“快吃,天气冷,马上就没热气了。”

“妈……”傅行平心里感动,知道妈这样做是怕大嫂、二弟妹有意见。她接过包子吃了。

傅行琳闻着肉味,有点饿了。但她没有说话。这个肉包子是妈妈和大姐的。她的半个肉包子在背篓里,回家热热才能吃。

一会儿功夫,韩彦祖和傅行琳回家。

把买来的东西归置好,韩彦祖回房换身干活的衣服,跟着做红薯粉。

明天,傅行琳要去上小学。现在家里读书的只有小女儿傅行琳。

傅行方读了初中,没有考上高中、中专,回家务农。上面的哥哥姐姐只读了小学就没有继续读书,当时的家里条件不允许。

小学学费一个学期1.5元,课本费约1.5元。吃饭另外算钱。韩彦祖支持孩子读书,学费对她来说不算问题。

一天,城里纺织厂的采购员曾俊来小河村了。趁此机会,韩彦祖拿出兔子、野鸡,换钱和布票。

就是这一次,曾俊和韩彦祖搭上了线。

“韩阿姨,以后有这样的货给我留着。厂里有染色不均匀的瑕疵布,下次我拿到村里来。”曾俊热情的说。

“可以,欢迎常来。”韩彦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