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出门,谢凡便买了一匣子山药枣泥酥皮点心拿着,去外城唐家找唐监生。
唐监生果然在家中“伺候”宝贝小闺女,正拿着给拨浪鼓逗弄孩子玩耍。
听家人通报谢老爷来了,唐监生起身迎到门口,对谢凡作揖行礼,又寒暄问好,请谢凡进屋落座。
礼数做足,唐监生便紧赶慢赶,重新将宝贝闺女抱起来。
谢凡见唐监生这副“女儿奴”模样,忍不住打趣了他几句。
唐监生却是一脸得意,对谢凡说道:“谁家小姑娘能有我家姑娘生得标致好看,聪明可爱?”
说罢将自家小闺女抱起来,让谢凡观瞧。
谢凡本以为,这不过是新手父母,常见的父爱母爱滤镜。
前世常常在朋友圈看到父母晒娃,其中大多数只是寻常可爱小孩。但在父母眼中,自家小孩是世界第一可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谢凡一见,唐监生闺女果真十分可爱:
圆圆眼睛,乌溜溜如葡萄;小小嘴唇,红润润似花瓣;白白脸蛋,嫩生生赛汤圆。
只是额头饱满圆润,隐隐有光亮。发际线远远后退,同她父亲唐监生一模一样。
谢凡口中连声夸奖之余,心中忍不住可惜:“确实很可爱,就是小小年纪就遗传了这大脑门和发际线。看来大脑门和发际线后退是显性遗传。”
只是转念一想,此时审美便是推崇这大脑门,视为聪明睿智之相貌。所谓“方额广颐”。甚至有人刻意将发际线剃高。
“原是我审美格格不入,跟不上时代,害。”谢凡苦笑,又有些替小孩高兴。
便对小女孩做了两个鬼脸,逗得娃娃哈哈大笑。
接着谢凡向唐监生打听起,孕妇该吃什么补品?城中哪位郎中擅长妇人病?哪位稳婆口碑好?
唐监生少不得又打趣起谢凡,一个鳏夫打探这些干嘛?
谢凡也不隐瞒,如实说是为师长打听,他夫人年过四旬怀孕,这一胎来得珍贵。
唐监生听了倒是认真起来,一股脑说了许多经验:
城中李郎中擅长妇人病,他娘子孕期便每月请李郎中上门诊脉一次,也喝他家安胎药,直到生产;
城中宋稳婆最会接生,据说宫里皇后娘娘生产,都请了宋稳婆。自家娘子便是请得宋稳婆接生,产后又是宋稳婆帮着调理恢复;
还说了城中有位方郎中,号称“方小儿”,最擅长小儿科。自家闺女有次吃多了积食,哭闹不止,便是方郎中一贴药治好的。
最后又说起育儿经验,怎么哄孩子睡觉,自家闺女每日吃多少东西,多大会叫“爹爹”等等。
谢凡起初还用心听着。后来唐监生滔滔不绝,听得头痛,终于忍不住开口打断。
唐监生也有些不好意思,终于止住话头。两人闲话几句,谢凡又陪小孩儿玩了一会,方才回家。
谢凡今日睡前,便开始盘算自己还差多少银子换大房子:
现在房子卖了,能有三百六七两。写《西游记》赚了二三百两,可惜北京城中消费颇高,官员间又常有应酬往来,存下来的不多。
所以手上还有莫约百余两。只是祖父祖母搬来日常花销也会增大,所以不能一口气全用来买房,手头还得留些钱日用。
成亲也得花钱,所以还是得再赚点钱才行。
“倒是比想象中容易。”谢凡心中颇为欢喜。
庆幸之余,又开始想着在何处能赚得这些银子:“不如还是写小说。上次《西游记》热销,应当能同金掌柜谈个好稿费价钱。
只是要想想还有什么故事能用用。是套用前世名着,还是写本原创的。”
又想到唐监生所说郎中和稳婆,谢凡思忖该如何帮孙大人,又不至于叫老师觉得欠自己人情。
此后每日里,谢凡除去往翰林院应卯,修史。便是留心寻找新书灵感,同时等着溧水家中回信。
又过了月余,期间谢凡倒是落笔写下些故事开头,或者回想前世所读小说。可惜略一思考,都觉得不甚合适。
就在为了小说构思冥思苦想之际,收到了祖父回信。
果然信中谢老秀才夫妇欢喜之情,简直透纸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