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丹诚图报国

高大人怎么就解读出这么深刻的隐藏内容了?比前世中学语文考试,阅读理解题目的标准答案还能理解。

这根本不是赏画,简直是鸿门宴。怕不是自己‘吴承恩’这个马甲掉了吧?

高大人见谢凡神色,似乎颇为满意。由着谢凡楞了一会儿,方才开口解释道:

“如今天下,西北鞑子,东南倭寇,土地兼并,流民脱籍,朝臣结党。正如这五指山,将大明江山社稷牢牢压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凡听得额头上冷汗涔涔。简直想捂住耳朵大叫:“高大人你别说了,我害怕。”

可是高大人全情投入,慷慨激昂,谢凡实在插不上话。

只听高大人继续说道:“那日读到与时所写‘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老夫真是老怀甚慰。

诗言志,可见与时亦是看到国家种种积弊,朝廷需要忠臣良将。实在是心系社稷,胸怀天下之人。

如今圣天子在位,励精图治。与时可愿与老夫一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谢凡听完高大人这一番慷慨陈词,简直两股战战。若不是坐在官帽椅上,定要摔个屁股蹲儿。

可是高大人最后这一问,完全不是疑问,而是感叹。实在容不得谢凡拒绝。

谢凡面上佯装镇定,拱手答应道:“学生听凭老师差遣。”

同时心中暗自吐槽:“高大人都自比杜子美了,我还能怎么办。情况紧急,只好先答应下来了。以后情况不对,再想办法糊弄。”

又暗暗后悔,自己那日情急之下,胡乱“捡现成”。龚自珍老先生这首诗,意境太高远、气势太宏大。原是自己不配。

其实原诗乃是龚自珍路过镇江,偶遇当地在赛神。应道士所请,龚自珍为天神所写祭文。因此全诗气势磅礴,充满一腔爱国之情。

万幸明代文化环境宽松。当场众人皆是庶吉士,又在志得意满之时。方才不显过分突兀。

谁知高大人却是严肃摇头,说道:“与时此言差矣。老夫今日所言,并非为了结党营私。实是‘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

只求大明国祚永昌,天下海清河堰,百姓安居乐业。余愿足矣!”

说罢又朝着皇宫大内方向行了一礼。

谢凡见高大人神色真挚,也不免生出些豪情壮志。同高大人一齐向皇城行礼。

礼毕说道:“愿天下太平,国祚永昌。”

高大人方才对着谢凡微笑颔首。之后又同谢凡亲切叙话。

首先询问谢凡每日翰林院主业,实录编写如何。谢凡正为此事烦恼,便如实说出心中疑问。高大人也一一耐下解答。

谢凡心中将高大人与孙大人所言两相对照,果然大差不差。只是高大人所言,更显老成圆滑。不禁暗暗感叹,高大人到底老于政事,棋高一着。

接着又说起朝中大事:自从宁波争贡后,朝廷便停了勘合朝贡,却常有倭寇海盗作乱;

每年户部所收上来税银渐渐减少,偏偏处处花钱;

户籍黄册十年一修,各地皆有瞒报隐匿等等。

万幸高大人不曾要谢凡发表意见,多是为谢凡讲解来龙去脉。

最后高大人关心起谢凡可有婚配。

谢凡心中默默吐槽“又是明知故问,难道要给我说亲!”,但嘴上依旧老实回答:“丧偶,鳏居”。

接着高大人果然说道,自己有一小孙女,刚到及笄之年,正应婚配。但是至今尚未寻到如意郎君。

谢凡再傻也听明白了,这是在暗示什么。也不再绕弯子。

当即起身行礼,十分恭敬说道:“婚姻大事,学生不敢擅专,须得求溧水家中祖父祖母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