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每日去翰林院,衣裳鞋袜不能太过寒酸,又做了两身新衣。还有每日读书写作,笔墨纸砚,火烛灯油,又花去十来两银子。
其次还有福顺、顾三郎和尤厨子,逢年过节总要给他们三人打发过节钱,裁剪新衣裳。
最后加上冬季买煤取暖,零零总总,自己一行四人这一年怎么也要花去四五十两银子。
这样一番计算,谢凡越想越是心塞:“现在我手中一共只有百余两银子。若是这样过下去,恐怕都撑不到三年庶吉士期满散馆。不光没有余钱,还得找家中要钱。”
自己生活如此拮据,更是无法在北京城中娶亲成家。这个结论实在是让谢凡感到泄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凡好不容翻了个身,下定决心:“不行,除了节流,我要想办法开源。”
只是思量想去,谢凡除去熟读四书五经,会写诗做文章,并无一技傍身。谢凡前世所学理工科技知识,受限于时代整体科技发展,也都派不上用场。
若是伙同张家或者陆家经商做生意,自己手头本钱实在不够。更需顾及自己如今庶吉士身份,不能让他两家打着自己旗号。
谢凡顿时便有些无奈,只好闷闷不乐睡了。
庶吉士属翰林院,可每五日一休沐。次日休沐,正是唐监生一早约了谢凡出门玩耍闲逛。
唐监生往日里看书便会头痛,却想寻几本闲书,送给自家怀孕的娘子读着解闷,顺带手也送给妹妹唐小妹两本。唐监生娘子也是商户人家出身,自小便在家中学了算账帮忙。所以唐监生娘子和唐小妹姑嫂两个都识文断字,平日里爱读些小说话本。
唐监生不知道什么书好看,便央求谢凡一齐选书,务必要让自家娘子读后心情舒畅。答应若是自家媳妇儿读了满意,便请谢凡吃烤鸭。
谢凡则是因为存了些心思想求娶唐小妹,所以打趣了几句唐监生爱妻情深之后,就满口答应了下来。唐监生便领着谢凡去了大明门左右两边,东华门外灯市口这些热闹地方逛书肆。
这些书肆主要是贩卖闲书。除去四书五经、时文等正经学问书籍,话本传奇、志怪小说更占据了半壁江山,令人眼花缭乱。
谢凡感觉书籍价格倒是与南京城里书肆相仿,只是质量不如南方。印刷也不十分精美,纸张也更粗糙些。随手翻开一本,便是才子佳人小说。
粗略翻看,便见讲的是落魄书生外出赶考,借住破庙,却遇上宰相家小姐。两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此后书生高中状元,又迎娶小姐。金榜题名时加上洞房花烛夜,书生顿时走上人生巅峰。
谢凡心中暗自吐槽:“这什么屌丝YY小说,宰相家小姐怎么可能住破庙里,还和陌生男子一见钟情。
连孙大人一个七品翰林编修,他家小姐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去孙家那么多次都没和孙小姐见过面。
怎么不直接写书生在破庙里遇到个狐大仙。施个法术,直接变出金银财宝,狐狸精变成绝色美人,倒是省了书生赶考这趟麻烦。”
转念一想:“书生遇到狐仙女鬼的,不就是《聊斋志异》了嘛。毕竟现在还是明朝,蒲松龄是清朝人,还没有来得及写出来。”
谢凡便将这本书放下,又看了几本。大概翻了翻之后都觉得不堪入目。要么语言粗鄙庸俗,读着不甚通顺,要么情节莫名其妙,充斥色情暴力。心中想:“这些书都不适合胎教,可不能让孕妇阅读。”
唐监生见谢凡一连看了好些都未曾选到一本,便问谢凡:“这间书肆是不是不成?不成,咱两人再去下一家看看呗?”
谢凡还未答话,那书肆掌柜听了唐监生所言,便有些不悦。
上前对两人一拱手,说道:“两位相公,我家书肆可是这北京城里数得着的大铺子。别家书肆有的,我家都有,我家有的,别家书肆可未必有。”
唐监生一听掌柜口气如此之大,便让掌柜挑些好的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