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会试舞弊案

出得礼部贡院大门,远远便望见张世贤带着福顺、顾三郎以及尤厨子正眼巴巴等候着。

谢凡刚一走近,福顺和顾三郎一个上来替谢凡拿考篮子,一个拿了热手巾替谢凡擦洗,尤厨子更连忙端出一碗热乎乎甜粥。

此时天气仍旧寒冷,几人并不知谢凡何时出来,却一直备着热水热粥,可见用心。

接着张世贤又问谢凡想先吃饭还是先回四合院休息。谢凡因在号房内吃了烺干粮,烺干粮饱腹感颇强,并未觉得饥饿。所以想先回家休息,张世贤连忙一口答应,一齐乘马车回去。

一路上张世贤也不多问谢凡考试结果如何,只说因为开春之后生意渐渐繁忙,自己与陆家父子两人便约定一人来接谢凡一场。谢凡自然并无意见,接着张世贤又说了几句玩笑话,让谢凡放松心情。

此后两场皆是顺利进行。因为谢凡没有不幸流落厕号,尤厨子所作烺干粮饱腹效果良好,所以谢凡也不曾感到饥饿,并未重演乡试时候,出了贡院便晕倒这一糗事。

只是第三场策论题目并未涉及到边患、户籍、赋税等等要紧话题,没有让谢凡面临“歌功颂德”还是“针砭时弊”的两难抉择。

可惜也不曾让谢凡有机会能够一展往日结合前世认知,所精心预备下的“真知灼见”。只好写了中规中矩五篇文章,完卷后既有些庆幸,又有些失望。

三场完毕,谢凡筋疲力尽,心中只想着:“尽人力,听天命。力不尽则憾,命不听则枉。

自己已经竭尽全力,能不能中式,全看运气了。”

于是放松身心,只在四合院中吃好睡好,等待二十八日会试放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旁的举子考完三卷,却多有集会宴饮。更有放浪不羁的,甚至日日狎妓冶游,招摇过市。常解元一众江南举子也有些恃才傲物,举止张扬起来。

正在放榜之前,却传出了会试舞弊传闻,震惊朝野,闹得沸沸扬扬。

先是给事中钟旭日,上奏会试副主考方敏向南直隶乡试解元常幸以及十一名应天府和苏州府举子泄题。所说正是正月初三那日,十二位南方举人在高长德府上得了方敏指点文章。

坊间流传众人那日所作习作之中,便有正经会试题目。

给事中官阶只有七品,在北京城里是个微末小官。却负责监督官员,又能风闻奏事。所以此事果然引起轩然大波。

科举舞弊自然为重案要案,哪怕方敏素来颇得圣眷,又是帝师高长德门生。天子也不得不下令严查。

皇帝先是命主考陶东阳独阅试卷,将副主考方敏排除在外。

其次,又迫于压力,将方敏连同常解元等十二名南榜举人一道,投下了锦衣卫诏狱接受调查。

不知是一众举子在诏狱里受不住酷刑,屈打成招,或者泄题确有其事。虽然没有铁证,常解元等十二名南榜举人也都招认了,接着便被革去功名,贬为庶民。

方敏出狱后,更被勒令致仕,不久后郁郁而终,但被朝廷追赠了礼部尚书。

此为后话,只说本科会试。共有三千多名举人参加,三百人中式。

在常解元等十二人被革去功名之前,谢凡位列南榜第一百七十七名,或许能取中乙榜。

偏偏遇到舞弊大案。谢凡依次递补上前,刚好成为南榜第一百六十五名。

注释:

会试搜检严格参考书籍明代沈德符所着《万历野获编》,题目参考明代建文二年会试题目。

舞弊案参考明孝宗年间唐伯虎舞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