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细细读过题目,谢凡发觉果然比乡试艰深许多。
四书义三题:
一、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二、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三、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谢凡本经为《诗经》,他便只看了诗义题:
一、蓼彼萧斯,零露渭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二、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子孙。
三、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四、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口。其旃筏莅,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一时间谢凡实在想不出新意,只好默默叹气,套用预先为不同主题所准备种种文章片段,开始勉力答题: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讲的是报效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傣禄放在后面,套用“忠君”模板;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原是孟子专对孔子的赞誉,套用“德行”模板;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讲的是君子德行,还是用“德行”模板,再加上些“忠君”和“利民”;
谢凡稍稍思忖:“第二题,似乎不太好写得出色。做第一和第三题吧。”
接着便到了诗义题:
第一题出自《小雅·蓼萧》,为诸侯朝见周天子时歌颂天子之诗;
第二题出自《大雅·皇矣》,为叙述周王先祖功德之诗;
第三题出自《周颂·烈文》,为周成王即位后祭祀祖先时戒勉助祭诸侯之诗,意在不忘记前辈君王功绩德行;
第四题出自《鲁颂·泮水》,为歌颂鲁僖公平定淮夷之诗;
谢凡读了不禁挠头苦思冥想:“全是歌颂祖先功德,或是战功,要让三篇文章不落俗套实在很难。第二题和第一、三题意思有些重复了,还是放弃第二题吧。”
因谢凡早早备下了许多文章模式,很快便将初稿撰写完成。
一连写完五篇文章,谢凡抬头一望,只见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也不再勉强作答,拿出尤厨子所准备烺干粮准备进餐。因为烺干粮十分干硬,本来担心考场上咀嚼会感到费力。
万幸搜检兵士为了检查夹带,将谢凡所带烺干粮全都切成了小块。倒是替谢凡省下不少麻烦。谢凡就着茶水,小口小口吃了起来。烺干粮里尤厨子特意加了蜂蜜和大枣,谢凡吃了居然觉得香甜可口,颇为美味。
天黑谢凡便照旧睡下,次日天明起来用心修改草稿。增删润色,避讳韵脚,再耐下性子誊抄上正卷。
谢凡历来做文章并非文采斐然,花团锦簇。这几道题目又有些艰深难懂,他增删修改多次,实在吃力。
期间早有许多举子完卷,领照出牌。谢凡听见响动也稳如泰山,不为所动。
他平素积累许多素材,美文佳句。此刻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勉力写完,也算得上是中规中矩,平和中正。
谢凡最后通读一遍,确认完卷,终于也交卷领牌出去。倒是运气颇好,正赶上傍晚最后一次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