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唐霍乱(二)

助教点点头说:“还有一位医学生,此刻应该正在东间诊疗病患。还有些病患在西间,医学博士也在那儿。这两间是供病患休息的地方。除了我这间房以外,隔壁还有两间茅草房,可供各位使用。”

“城南的病患都在这儿了吗?”张世一又问道。

“怎么可能?”助教苦笑一声道:“满城都是病患,都在家中等死,这里的只是没有家的,或者像我们这样的前来救人反需被救的。”

程子芩大概知道这里是怎么个情况了。不用说,这么厉害的传染病,能抗到现在不生病的,一定不是运气。这位助教和那位医学生应该就是“天然免疫者”了。程子芩想了想,初步的计划已经有了,便上前对助教行了个拱手礼,说道:“我乃圣人遣派来营州的特使,专为平营州疫病而来。助教辛苦了,自今日起由我暂代医庐主事一职,助教可放心休养。只是在您去休养之前,还需再麻烦您一件事。”

“拜见特使。”助教差点要泪洒衣襟,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转而又露出担忧之情:“只是这疫病凶险,常人与病患接触七日内必染病,你们……”

“嗯,知晓。”程子芩说完便转过头对着李淳风和张世一吩咐了一些,然后又面向助教说道:“助教不必担忧,我们一定小心。现下还需要麻烦助教和东间里那位医学生一起前去城中帮忙搜寻一些像你们一样未曾染病或者曾经染病但已然完全自愈之人。城南的情况目前需要不少小工,这个任务只有交给你们去做最合适。”

“是。可是……”助教领悟到程子芩这是想要大干一场,虽然不晓得她这次又能坚持几天,但也比像之前一样都躺在这里等死的好。更何况这里的人一日不死完,城中边界处的戒备便一日不会撤,他便也一日不会被放回城北。只是虽然他愿意配合,但经过之前的“体验”,这城南的百姓似乎已经完全绝望了,这个任务……

“助教不必担忧,”李淳风看出了助教的忧虑,浅笑道,“如果‘陛下亲遣特使’和‘太医署’的名头不好用,那就说是‘太白山十常斋孙思邈孙真人的弟子’来了。”

助教一听眼中瞬间莹光闪现,就连身后的崔医师和甘医工以及秦不爽也为之一震,只有张世一的脸上一副深藏不露的表情,好像这“孙真人的弟子”说的是他似的。果然,在这大唐盛世的医学界,孙思邈的名字比唐皇的太医署还要管用,看来唐皇真该好好反思下了。程子芩想着,在心中默默地记下一件事,等这趟回去后她就立即上表奏请大力发展国家太医署。当然了前提是她这次有命回去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程子芩的规划下,医庐被分隔成了三个区域:在医庐南侧的东间和西间的通间木屋为污染区“邪室”,“东邪室”作为观察区,用来收治看上去暂时还不会死的以及从重症区里转出来的病患,而“西邪室”则作为重症区,用来收治看上去很可能随时会死掉的病患。把轻重症分开的意义一是为了便于统筹分配人力物资,二是为了避免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影响到相对症轻的患者的治愈信心。然后是医庐北侧的茅草屋清洁区“阳室”,用来给医者休息、进膳以及配置医药等使用。程子芩特意令人搭了一间“淋浴房”,在医庐里工作,一定要注意卫生,并且绝不可使用桶浴。最后是医庐东西侧的两个半污染区“巷道”,这是两条新搭建起来的带顶棚的简易走廊,医者从阳室往南走需要通过“东巷”并在东巷内先进行穿戴防御装备后方可进入南侧的污染区,从污染区往北则需要经过“西巷”并在西巷内进行初步消毒,脱卸防御装备,彻底进行“手卫生”后才可再回到北侧的阳室。此为一圈单向循环的路线,不可走回头路。此外,在西邪室的西侧,程子芩命人拆掉了一部分围栏,建立“阴门”,用于转运尸体以及将被病菌污染过后的物什送出医庐,并且报备营州长史,令都督府派一队府兵负责从“阴门”接驳尸体与医疗垃圾并辟出南城墙内的巷道直接将其经南城门送出城外后进行焚毁。而原来医庐正西侧的大门仍然保留并且更名为“阳门”,并将通道一分为二,一进一出互不干扰,作为进出医庐的主要通道。医庐四周由军士轮班值守,即刻其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对驻守军士和接驳府兵的卫生管理规范培训由李淳风进行,而对于医庐内所有医者和小工的操作规范以及卫生管理则由程子芩亲自培训并持续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