轲比能道:“若真欲助我,可送甲胄一万副,生铁十万斤,食盐五万斤,还有其他物资若干。否则,两家结亲之事免谈。”
使者被轲比能狮子大开口给吓到,半天才说:“兹事体大,且容我向陛下禀报。”
轲比能摆手道:“且去。什么时候送来物资,咱们什么时候结姻、联盟。”
使者回去报告袁绍。
魏国文武反应不一。有的勃然大怒,要提兵讨伐轲比能。有的则觉得轲比能的要求可以理解,就是索取过多,可以给他所要物资数量的一半。
双方讨价还价,直到五月份才基本谈妥。
各退一步,袁绍送甲胄三千副,生铁五万斤,作为公主的嫁妆。
轲比能回礼是良马五百匹。
双方在幽州边境设立互市,不得禁止任何商品自由流通,即轲比能不得禁止皮革、马匹等流入魏国,魏国也不得禁止铁器、食盐等流入草原。
关中局势越发对韩遂不利。尤其是李放占据汉阳,阎行屡攻不下。这预示着韩遂后路已断,有败亡之兆。
袁绍催促轲比能进攻徐晃、卫靓,将二人赶出幽州,并建议轲比能召集西部鲜卑从河套南下,威胁周泰、陈禄后背,呼应韩遂。
轲比能虽然吞了好处,却怎肯为袁绍火中取栗,口中答应,行动拖拉,仍旧继续清扫不服从他的部落,不与刘备军发生直接冲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袁绍大怒,但又拿轲比能没办法。
形势危急,只能自己上阵。
袁绍命车骑将军沮授、卫将军张合在河内掀起攻势,给田豫制造压力。
张合向朱樟、张辽、庞德三军发动连绵不绝的攻势。
朱樟等陷入苦战。
河南尹段煨、河南长史周颐率郡兵救援,反遭败绩。
朱樟等放弃温县,退至轵县。
张合以偏师守温县,率主力追击朱樟。
段煨、周颐等渡河袭破温县,并不驻扎,而是鼓动百姓跟随他们撤至河南。河南地多人少,且豪强敛迹,盗贼不出,河内百姓皆羡慕不已。今听到可至河南,有地可种,遂踊跃从段煨。
张合攻轵县不下,只得暂退。
这种对峙局面一直持续到刘备御驾亲征,到达洛阳。同时也是西汉灭亡之时。
袁绍叹道:“不到半年,而灭一国,何其速也!”
问卫尉逄纪:“刘玄德入洛阳,带了多少军队?”
逄纪除了负责邺都宫廷守卫,还负责对外情报工作,深得袁绍信赖。
袁绍直接呼刘备之字,因为他也是天子,与刘备地位平等。除他之外的臣子,都不直呼刘备名或字,而是称为“汉主”或“东汉主”。这既是尊卑有序,也是对力量的尊重。很明显,袁绍不可能遽然消灭刘备。对一个拥六州之地的庞然大物还是尊重一些的好。
逄纪回道:“回陛下,东汉主只带了典韦、刘猛二军跟随。”
袁绍盘算了一番,道:“车骑传来消息说,陈到也率军到了洛阳,又经洛阳回至河东,受臧霸节制。
河东、河南至东郡一线,刘玄德已有十二军,数量近七万人。
若采取防御作战,不发大军确实不易击败。
卫将军能击退朱樟,已殊为难得。”
叹息道:“且容刘玄德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又问大司农张导:“如今粮谷置办如何?何时可支撑南征?”
张导张景明,河南修武人,曾任巨鹿太守,治理漳水之患,甚有功绩。因得罪宦官去职。董卓作乱,张导加入讨董阵营。袁绍、王匡、韩馥等会盟,张导登坛宣誓。后与郭图、高干、荀谌等说服韩馥献冀州给袁绍,功劳不小。
张导是名士,资格老,派头大,历史上曾因故在193年前被袁绍诛杀。臧洪在《答陈琳书》中说“昔张景明……以拜章朝主,赐爵获传之故,……受夷灭之祸。吕奉先讨卓来奔,……复见斫刺,滨于死亡。”意思是张导忠于朝廷,向董卓控制下的朝廷上了奏章,被赐予爵位,惹得袁绍大怒,将其诛杀。这事发生在吕布从长安出奔投袁绍,后辞别,险些被袁绍派刺客刺杀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