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手拿着一个长方形的东西,土黄色的模样像是一本书,另一只手里提着的似乎是一个镜子,不过比一般的镜子小些,有一个长手柄正握在他手中。
他的穿着衣饰是附近男人惯常的打扮形式,只是裤脚扎进了袜子里,小腿上缠了老长的一截,倒有些像老太太们冬天保暖的穿法,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却不知道为什么,仍然是那么好看,更显得他的身材挺拔,气质卓然,男人味十足。
阿七看呆了的同时他也在看阿七,不过不似阿七这般花痴样,他面无表情地盯着阿七一会儿,然后便转身走了。
小主,
阿七有些傻眼,才反应过来,喊了一声:“喂!别走!”他停步回头,阿七赶紧又问:“你是谁啊?”大概是她问的问题不对他的胃口,他连回答的兴趣都没有,径直走开了。
直到看不见他的影子,阿七才又回过神来,这个人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不是附近的人。提步追了上去,等阿七气喘吁吁地爬出山头时,远处的官路上,那人已经牵起一匹灰色的高头大马,扶着脚蹬要走了。
阿七急了,放声喊道:“喂,你是谁……是谁?”那人却像没听见似的,飞身上马,拉着缰绳原地转了一圈,瞅准方向打马离开了。徒留阿七,傻傻地跟在后面,边追边问:“你是谁啊?你要去哪儿……”
回到家已经是日落西山、炊烟袅袅了,阿七无精打采的,连晚饭都没怎么吃,满脑子想着那个骑在马背上的从天而降的人,他来的突然,走的果断,风一样从阿七眼前刮过,简直像是做了一场梦。毫无疑问,这个梦扰乱了阿七的心神,使得她直到躺下了,才想起还没去看看孩子,又披衣下床。
带孩子阿七毫无经验,刘婶子自告奋勇将孩子接到了自己的屋里,方便晚上照顾。刘婶子论起来应该是陈根的远房舅妈,年轻的时候被人拐卖到这里,几经辗转成了陈根母亲冯氏的堂嫂,却上上下下不得人心,冯家没人看得起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她的身份,一个买来的女人,还想别人当你是公主咋地?还妄图挺直了腰杆在人前大喘气儿?疯了吧她!
因此,她在冯家的生活简直像是下了地狱,用冯家人的话说,如果不是冯氏的堂兄残疾了,哪儿能轮得到她?冯家的一头猪一只狗都能随意冲她哼哼咬她两口。
表面上她是冯家的儿媳妇,其实不过是冯家一个残废了的儿子免费的贴身保姆兼出气筒罢了。
后来机缘巧合,她的遭际得到了冯氏的同情,数次接济她并在她丈夫亡故后冯家弃如鄙履般将她赶出门时,偷偷把她接到家里,给了她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刘婶子对冯氏感激不尽,为她为她的家倾身奉献,死而后已。
刘婶子的屋里,阿七意外见到了陈根,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拨浪鼓,正梆当梆当地逗着孩子。
那孩子虽然还很虚弱,却也能专注地盯着拨浪鼓瞧,小小的黑眼珠子像极了小羊羔子,阿七心生欢喜,挨着陈根也逗起孩子来。
刘婶子说了说孩子的情况,时间太晚了,阿七率先离开,她想起来还没给牲口添夜草,两头老驴倒罢了,还有两头新添了驴娃子的,正喂着奶呢,半夜得闹腾起来。
陈根跟在她身后也出来了,接过她手里的灯笼,讪讪地说:“这招娣,长得还挺快的。”阿七嗯了一声,没再做声。能长不快吗,每天好几个奶妈子排着队地喂呢。
陈根破天荒地陪着阿七,去外院转了一圈,阿七重点检查牲口圈,有几只羊快要生产了,两头驴刚生产不久,还有那几匹宝贝马,都需要人操心。陈跟絮絮叨叨说了一下几个村民追肥的事,两人倒是前所未有的和乐。
躺到床上,陈根犹犹豫豫欲言又止,阿七烦他畏畏缩缩老是娘娘腔,冷着声问:“有什么话你就说,夹夹闭闭地干什么,我还能吃了你!”
陈根沉默了一下,才说:“要不……要不我们再试试……”
“试什么?”阿七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就是……生娃……”
阿七愕然看向他。陈根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莫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阿七翻了个身,想起已经是晚上,太阳从哪边升起现在还不能确定,又翻回去。陈根见阿七不吭声,以为她不愿意,鼓足勇气说:“招娣实在很可爱,我们也……”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