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士绅势力若持续扩大影响,可能引发地方更广泛的抗议;
2. 朝堂内部分官员正密切关注舆论走向,试图在局势稳定后重新站队;
3. 曹化淳可能选择部分妥协,以保护自身利益,同时保持东厂的影响力。】
崇祯的手指在书案上轻轻敲击,冷静地思索着。“他们的反击虽激烈,却也暴露了更多的破绽。清查行动,绝不能停步。”
第二天,崇祯召见了黄道周和几位内阁官员,亲自部署清查行动的下一步计划。
“黄卿,”崇祯直视黄道周,语气坚定,“你需率内阁亲自赴江南,安抚地方百姓,同时确保清查行动顺利推进。地方的士绅若敢阻挠,朕授权你当场处置。”
黄道周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振奋,拱手说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崇祯点了点头,转向王承恩:“传令玄卫,继续加强对京中商贾的监控,必要时进行公开突查。朕要让他们明白,这场清查行动,任何反对都是徒劳。”
“是,陛下。”王承恩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日,大明朝廷内外风起云涌。黄道周亲赴江南,对士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和震慑,一些反对清查的地方势力被迫偃旗息鼓。然而,一些极端势力却在幕后煽动民间舆论,试图制造更大的混乱。
与此同时,玄卫在京中的行动也取得突破。他们在一名商贾的账本中,发现了与士绅之间大额资金往来的记录。这些记录进一步证明,士绅势力正在通过商贾筹集资金,为后续可能的反扑做准备。
“陛下,”王承恩带着最新的密报回到养心殿,语气中难掩激动,“玄卫查获的账本,已经直接指向几名江南士绅的核心人物。他们不仅勾结商贾,还与部分地方官员合作,将军需物资挪作私用。”
崇祯放下手中的书卷,冷冷说道:“将账本送交内阁,让黄道周当场质问这些士绅。必要时,立即进行公开处置。”
他顿了顿,目光中寒意更甚:“传令京中禁军,随时准备行动。若有商贾胆敢造次,直接以扰乱国政论处。”
随着崇祯的命令下达,京城的局势也在悄然变化。商贾与士绅的反对声逐渐低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诡异的沉寂。这种沉寂背后,是对皇权决心的畏惧,也是对自己生死未卜的忐忑。
而在江南,黄道周的行动更是雷霆万钧。他不仅公开处置了一名妄图贿赂官员的士绅,还将玄卫提供的证据公之于众,让百姓看到清查行动的必要性。
窗外夜风呼啸,崇祯坐在书案前,脑海中浮现出玄天策的提示:
【清查行动初见成效,士绅与商贾势力被迫收敛,但部分核心人物可能仍在暗中伺机反扑。建议:扩大玄卫的监控范围,同时加强对舆论的正向引导。】
崇祯缓缓点头,目光中透出一抹冷厉:“魏忠贤余党、地方士绅,我既然已经出手,就绝不会让你们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他转身吩咐王承恩:“加派人手协助玄卫,同时通知东厂,若有任何新动向,立即上报。朕要让这场清查成为一个开端,让所有心怀不轨的人明白,这天下是谁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