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再次陷入寂静。崇祯继续说道:“黄道周,你带领内阁严查玄卫提供的线索,三日内将名单上的地方官员提交调查方案。曹化淳,你负责东厂对京中商贾的调查,不得有误。”
黄道周与曹化淳同时低头应道:“臣(奴才)遵旨!”
退朝后,崇祯回到养心殿,命玄天策调取士绅反对清查的动态,并结合舆论风向进行分析。
【玄天策提示:
1. 江南士绅势力受名单中地方官员的影响较大,反对清查的公开言论可能为掩护实际行动;
2. 京中部分商贾与东厂存在隐秘交易,可能暗中资助士绅抗议清查;
3. 当前舆论已开始分裂,进一步公开线索或将引发更大的反对声浪。】
崇祯冷笑道:“这些人隐藏得深,但越是急着反对,越是露出破绽。”
他转身对王承恩说道:“立即传令玄卫,加强对士绅与地方官员的监控,任何企图煽动民间情绪的行为,立即上报。另派人散布消息,告知百姓,清查行动是为肃清贪腐,为民除害。”
“是,陛下。”王承恩拱手应道。
窗外夜风渐起,崇祯目光沉冷,双手负于身后。他明白,这场决策的冒险将引发更大的波涛,但他已做好迎接一切风暴的准备。
“魏忠贤余党、地方士绅、朝中权臣……这些个伎俩,对崇祯有用,对我,无用。”李辰低声说道,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小主,
崇祯站在窗前,听着王承恩的最新汇报。玄卫传回的消息,让他的目光更加冷峻。
“陛下,”王承恩低声说道,“江南士绅不仅公开反对清查,还在暗中与一些地方官员接触,试图联合其他区域势力,甚至借用舆论对陛下施压。他们声称,清查行动过于严苛,将引发地方经济崩溃。”
崇祯冷笑一声,目光如刀:“崩溃?是他们自身利益的崩溃罢了。”
“此外,”王承恩继续说道,“京中部分商贾也开始通过宦官派打探消息,甚至试图用银两收买玄卫的低级探员。这些商贾,与士绅有着密切的资金往来。”
崇祯的脸色愈发冷峻:“看来,这些人已经意识到,他们的命脉被捏在朕的手中,才会如此不顾一切。”
崇祯走到书案前,展开玄天策最新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江南士绅和京中商贾的反应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早有预谋。他们试图通过两条路径对抗清查:一是联合地方势力制造舆论压力,二是利用朝堂的分歧削弱清查行动的力度。
玄天策的分析界面继续弹出:
【当前局势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