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前贺宣去找了下朱宇博,不过没人开门,估计这一家人都在村里过年,还没回来呢。

贺宣从瓮堂出来,浑身上下,骨头都轻了两斤,主要是头发洗干净了,人就舒服了,等以后自己有钱了,一定要开个澡堂子,让自己的手下,人人都能洗澡,尤其是厨房的人和贴身的人。

谁愿意天天面对着一群大油头,没啥味道的还好,要是有些汗臭狐臭啥的,哪怕这人是自己顶头上司,贺宣都要离远一些。

县城这块自己都熟悉了,没啥好逛的,直接回去看看余婶准备好没有。

脚店里香气四溢,汤底煮开盖上盖子放在一旁,现在做的是卤肉,气味就有些霸道了。

平日里靠这个气味吸引了不少客人,还好于五郎把半开的门板又关上一扇,就留下一条木板空着,客人一看就知道这家店还没开门。

已经未时三刻了,其他的东西都好了,就是这锅卤汤最好等凉了再盖起来,这样没有太多的水汽影响味道。

把卤肉都翻上来,用勺子搅动大锅,现在天气冷,搅和一会儿就凉了。

余叔带着几人把两辆驴车装好东西,过了两刻钟,铺子里的东西都安放妥当了,两口大锅用盖子盖住,上面压了些重物,免得有老鼠半夜偷食爬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门板放好,锁起来,驴车吱吱呀呀的前行,雪停了之后,太阳每日都很短暂,晒在身上也感觉不到温暖,像是个假的。

驴车走动起来,寒风吹在脸上,贺宣抹了擦脸油,还用头巾把脸都包起来,免得被风吹皴了。

永安十四年,按虚岁算,贺宣已经十五了,实际上十四岁的生日还没过,个头有七丈左右,大约一米七多一点,跟小竹差不多,比余叔还高一些。

贺宣的目标是一米八,自己小,有机会能在窜一窜,毕竟贺家大兄的个子在那里,说明基因是不差的。

面容就跟小时候一样等比例长开,不过下颌的轮廓清晰明朗,不再是可爱的娃娃脸,有了少年气,贺宣洗脸的时候,看着水盆里的自己,真是越长越帅气,就是这眉毛,要是在浓厚一些就好了,现在显得太秀气。

皮肤就更不用说了,村里那个男子会去买擦脸油的,就是女郎用的都少,反正贺宣不介意,自己以前别说擦脸的,还有洗面奶和护手霜呢!

身体开始发育的贺宣,胡子却长的缓慢,嘴唇边上只有一些绒毛,不像余有粮似的,余叔已经教他刮胡子了,小竹也是。两天不刮,有粮哥的嘴巴边上就有胡须,夏日里,偷懒不刮胡子的时候,有粮哥看着就很老成。

可能有些部位发育的晚一些吧,贺宣的嗓音也没变,发育期的小郎嗓音都会低沉一些,自己的声音还是清亮的童声。

下午回到家,又要开始准备元宵的馅料,明日就是元宵节,一般都会包芝麻馅的圆子,这馅料要做的好吃,就得花不少功夫,芝麻磨得细碎,加些花生,石蜜粉,猪油,这里面猪油是很重要的一步,能让芝麻花生的香气融合在一起,咬开的时候直接流出来。

外皮就是用糯米粉做的,这个倒是不难,贺宣家准备了不少馅料,明日包上就可以吃了。

贺宣没去厨房,回来以后在正堂舒舒服服的窝了一会儿,今日奔波了一天,差点在榻上就睡着了。

还是小竹看到了,担心公子没盖被子受寒,叫了起来。

贺宣捧着手炉,衣服穿得多,倒是不冷,缓了缓神,还是不睡了,这个时辰睡着了,晚上会不好入睡的。

正月十五一早,贺宣吃的就是汤圆,于五郎余婶他们已经出发去城里开铺子,贺宣都没听到他们出门的动静。

吃过早饭,照常看书,运动,练习毛笔,做好了功课。

贺宣想起今日元宵节,县城应该是没有宵禁的,前几年因为守孝,开铺子,各种事情,自己都没有好好参加过元宵灯会。

今年可以去看一看,既然是活动,家里人都可以去,贺宣跟余叔说了,下午忙完,大家都可以去城里,要是铺子里忙不过来,就留下一部分人手干活,晚上干活也算一日的工钱,轮流去城里热闹一下。

余叔跟家里的于大嫂和余有粮说了以后,这两人也很高兴,本来打算下工后去城里的,不过这个时辰去就很挤了,城门都不一定能进的去。

中午吃完饭,家里的活已经做的差不多,把外面晒着风干的各种肉食,红薯粉条都拿进屋,免得家里没人,小动物们把这些东西嚯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