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集市人不多,摆摊的也少,应该是远些的村落路还没通,盘溪村能这么快出来,还是因为黑岩山上的作坊。
运送队伍等了十几日,天一晴就派人去探路,更是要求村里把主路清理出来,在他们后面出来的人就沾光了。
拿着另外一筐菜,来到周夫子家,贺宣敲门,开门的还是那位老大爷,不过大爷告诉贺宣,今日周夫子有客在,估计没空接待学生。
大过年的,谁家都有三五个亲朋好友,贺宣也理解,自己不巧,正好遇到了。
“大爷,学生也没重要的事,就是给夫子拜个年,您帮我把心意带到,这是家里的菜,正好给夫子添个菜,不是值钱的东西。”
贺宣放下东西就离开了,一般大爷能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比较重要的人,去通报了,周夫子就算拨冗来见贺宣,也没啥时间跟学生寒暄,还不如直接给大爷。
等周夫子忙完,要是能记得这件事,对贺宣的印象分就会蹭蹭的涨。
走回去的路上,看到妇人的篮子里装着豆芽菜,今年怎么把这个菜忘记了,都没吃过豆芽。
贺宣决定今天回去就发豆芽,这些日子,大部分人家里不是白菘就是芦菔,应该也吃够了,米粉里面要是放些豆芽菜,也很不错。
不过发起来需要几日的时间,看看村里有没有人家发好的,先买些来顶上。
等贺宣回到铺子,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于五郎过来汇报,“公子,这边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肉摊也把骨头,肉送过来了,等汤底熬好,明日就可以开业了。”
“铺子里只有肉吗?”贺宣问道,今日午饭还没吃,一早上走下来,自己也饿了。“我们午饭吃什么?”
于五郎回答道,“午饭可以吃炒米粉,煮米粉也可以,就是汤底还没做好。”
铺子里有咸菜,米粉米线都有,余婶把猪肉也处理好了,大火烧开炉子,煮开的米粉炒上一盏茶的时间就出锅啦,香气扑鼻,余婶直接用一个装菜的盆子装米粉,吃多少自己夹,反正都是自己人。
于五郎用砂锅煮着米粉,没空过来,余婶给他先装了一份出来,不然就要被自家儿子和未来女婿吃光了。
吃了一份炒米粉垫垫肚子,贺宣正等着煮米粉。
外面进来了一个客人,“掌柜的,你家做米粉呢?给我来一份。”客人熟门熟路的自己坐下了。
小竹放下碗筷,上前解释,“客官,今日还在收拾东西,明日开门。”
客人坐下就不肯走了,“我都闻到味儿来的,你给我煮一份就行。”
小竹无奈的回来跟于五郎说,开门做生意的,总不能赶客,于五郎就再煮了一份米粉,跟小竹交代了几句话。
小竹再次来到客人面前,“这位客官,今日食材还没准备完善,味道有些不一样,不过不收您钱,您是常客,就当小店请您的。”
“好,多谢掌柜的,我以后常来捧场。”客人抱拳感谢,难得赶上白吃的饭食,坐等开饭。
这边煮的米粉先上来,依旧是大份,有三锅。
余婶放下碗筷,让于五郎先坐下吃炒粉,不然就凉了,自己接手煮粉的工作,把现有的菜色都放了些到砂锅里,最后问道,“客官,茱萸油吃吗?”
“吃吃,来一点就行,也不用太多。”
余婶把做好的米粉端到客人面前,坐下来一起吃米粉,直到吃完,还好没有其他客人进来。
吃完午饭,余婶接着备菜,除了汤底,还有肉酱,咸菜要炒制,卤味也要熬煮,这些东西都要花不少时间。
贺宣下午要去瓮堂沐浴,让小竹给余叔支钱,买些家里的生活用品,碗盘,线,面盆之类的。
余有粮就给余婶打下手,帮着打水清洗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