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妖怪抓到唐僧后,为何不直接吃掉,而一定要蒸着吃?

杏坛一笑 杏坛一笑 1357 字 17天前

“蒸”是先民们祭祀时重要的烹饪手段之一。珍贵如唐僧的食材,当然要选择这样郑重的烹饪方式。

4、蒸食分量足

做过饭的小伙伴都知道,肉类经过烧烤或油炸之后,其体积会缩小,但清蒸则不影响食材的大小。

山洞里的小妖那么多,唐三藏却只有一个,一妖一口都不一定够分,再油炸过后缩了水,可还了得?

其他的烹饪方式,比如腌制,则需要把唐僧分成小块,以便入味。可是山洞里妖多手杂,万一有人偷偷咬一口,很难发现。一整个上锅蒸,则很容易监督,是否有人偷吃。

炖汤也不好。营养物质都流失到汤里了,保不齐会影响唐僧肉长生不老的功效。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唐僧要蒸食,是有官方说法的。狮驼国的大鹏怪,详细论述了唐僧的吃法。

①不许吓了唐僧。唐僧禁不得恐吓,一吓就肉酸不中吃了。

②必须待天阴闲暇之时。

③拿他出来,整制精洁,细吹细打的吃方可。

④吃唐僧是要整个活人蒸了来吃。

大鹏鸟毕竟是如来的舅舅,见识非凡,知道唐僧是“上邦稀奇之物”。这样的珍稀食材,食用前要提供足够的心理关怀,防止受惊。

食用时须得选个良辰吉日,将唐僧洗净晾干,整个蒸了方能保留营养价值。吃的时候还要细细品味,万不可囫囵吞枣,以便尽其功效。

“狮驼岭”那一难,大鹏怪三兄弟真的把师徒四人放进了蒸笼,唐僧在最上层,皮糙肉厚的猪八戒在最底下。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夫子的教导固然没错,但是妖怪们如此遵守礼教的结果就是——他们从没吃到过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