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惊为天人。
如此有才之人,他的文章被传阅,他本人,自然也会被新帝关注到。
而百姓们已经面色平淡,他们是真的看不进去。
那些字也太难认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往日他们看到一些简单的字,还会自己在田里、地上用木棍或者手指自己学着写写。
但今日的文章,他们丝毫没有抬手临摹的心情。
只是在听到文中的皇帝悬崖勒马的时候,心中会感到一些欣慰。
这才是一位好皇帝嘛。
……
汉(154),景帝时期。
此时的司马相如25岁。
他现在还在家中,并未出发前往长安。
起初听到投影讲故事的时候,他甚是没有反应过来。
但志向远大的少年还是一眼认定,这投影所讲的司马相如就是他!
只是他不愿相信,自己在皇帝身边多年,竟会一直不得重用。
明明他的才华并不比他人差。
接着后来的他辞官,选择跟着梁王前往梁国。
没曾想这一去,连家中父母离世,家族落败都不得知。
枉为人子枉为人子啊。
与卓文君相识相恋的故事,穿着犊鼻裈打杂,现在的他怎么也无法想象,后来的他,居然会过得那样心酸。
如若不是真的走投无路,身无分文,已经无法维持生计,他又怎么会穿上犊鼻裈。
家中落败的原因到底是因为何事……
再后来啊,他终于得到了新皇帝的重视。
倘若黯淡无光多年,又在中年突然收到来自朝廷的诏书,想必他能乐的发疯。
司马相如光是这样听着,就已经把自己代入到了那个身份上。
好似自己已经走过了那一遍的人生。
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武帝大展拳脚的事情在他脑海中翻腾。
……
“于是,天子撤去酒宴,不再打猎,而是嘱咐官员,凡是可以开垦的土地都交给百姓变成农田,凡是高屋围栏全部推倒填平,让百姓过去生活。”
上林赋后面两三段写的就是天子后来的作为。
开放粮仓,赈济穷困,抚恤老人,慰问孤儿。
发恩德政令于天下,减轻刑罚于各地。
然后选定吉日,把刚刚说的政令全部颁布。
放过所有的珍奇猛兽,尽奏朝政得失,让天下黎民无不受益。
说完这些,亡是公来了个总结。
如果整天暴露身躯在园囿之中,一味地追求个人享乐,不考虑天下百姓,忘掉国家大政,整天追逐兔子野鸡,这不是一位仁爱之君该做的事情。
由此看来,齐国和楚国的游猎之事让人悲哀,诸侯王占据大量土地,不许百姓进去生活,草木之野不能变为耕田。
他们凭着诸侯的地位却享受天子的奢侈之乐,难道不会遭受祸患吗?
“最后一段,子虚跟乌有听完亡是公的话后,怅然若失。
徘徊后退道,鄙人浅薄无知,不知顾忌,在今天得到了教诲,必会认真领教。”
“说完《上林赋》的大概内容后,它前边一大篇一大篇写的都是天子游猎的盛大场面,后边写的是天子幡然醒悟,开始颁布对百姓有利的政策。
同学们觉得,刘彻看完这篇文章会有什么感触?”
于丽自己先前也读过这篇文章。
读着读着,她觉得自己的脑海中已经有了那个画面。
如果让司马相如当一个小说家,那他去写玄幻小说或者是古言小说绝对能爆火。
不过他文章里的字词还是太过于晦涩难懂。
“刘彻看完这篇文章后直接惊呆了,前半段的天子游猎极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如果这篇文章能传到外界,让百姓们人人通读,那他这皇帝当的,岂不是要在他们心中高上好几个级别。”
大多数百姓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皇帝。
他们顶多是到长安服徭役的时候,可能远远的见过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