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厂都觉得闫安这个人一是把车况保养的好,二一个是好说话的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交代给他的事,他都能顺利的完成,慢慢的,闫安似乎就成了这几家印刷厂的固定运输人员一样,作为印刷厂的老板,也喜欢这样的人,对他们来说,少用一个押车人员。另外,从他们的成本方面来考虑的话,也是一笔节省开支的好方法。
时间长了,闫安也对拉运货物的流程搞得一清二楚。
方印印刷厂基本印的都是教材,教辅,季节性强,每年的寒暑假都是最紧张的时刻,讲究的是时效性。对于闫安来说,可以说真是随时待命,风里来雨里去,都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的工作,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绝不会给表哥吴之玄的物流公司丢脸。
最让老板感动的就是,出版社让第二天早晨8点以前必须送到的书必须送到,否则就停止业务发排。
印刷厂抓紧时间赶印出来,闫安的车就在印刷厂等,当半成品页子出来后,闫安第一时间送到了装订厂。
装订厂推三阻四不愿意干,方印印刷厂车间苦苦哀求,装订厂还是不愿意加班干。
会来事的闫安轻松拿捏了装订厂的主管,说好的晚上可以装车,结果等老板把闫安看到没有干完的活,愣是在装订厂一等就是大半个晚上,直到凌晨的三点多才把活干完了,在闫安的一番操作下,装订好的书册被装上了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的闫安,在车上才放心的在车上睡起了觉。
闫安简单的迷糊了几个小时,六点多就开始出发,赶八点前赶到了出版社的库房,准时交付。也让方印印刷厂的速度在出版社出了名,从而成了其他印刷厂的标榜。
连夜赶制的这件事,在方印印刷厂老板到出版社开会表扬时才被方印的老板知道。
老板回来后第一时间了解了具体情况,听完车间主任的汇报,老板很是感动。
对于印刷厂的老板来说,装订的时效是考验每年对他们业务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这一季的教材印制过程中,方印印刷厂的老板如期的按计划合同交付了货,后面的业务量逐年在增加,老板老觉得在这件事上自己业务量的增加,与闫安这个局外人的坚守和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需要外协的活越来越的多,老板看到后面加工工序跟不上,是一件非常头大的问题。
方印印刷厂的车间主任对闫安的工作是非常非常的满意,他似乎觉得自己的业务员有时候在催说装订厂赶进度的方面都没有闫安这个人尽心。所以闫安这个人在印刷厂的管理人心目中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局外好员工。
因为车间主几乎每天都和闫安打交道,对闫安的人品也有一些了解。
这天闫安接到了车间主任打来的电话:“闫哥,你好。”
“罗主任好,罗主任好。”接过电话的闫安面带微笑。
“闫师傅,这个周六吃饭方便吗?”罗主任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那就这个礼拜六的晚上,老地方,老三样。”闫安已和罗主任吃饭形成一种默契。
“好,礼拜六下午在德富楼不见不散啊。”
周六的晚上,在德福楼的二楼包间里,方印印刷厂的罗主任和闫安两个人又一次坐在了一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罗主任终于说出了今天的目的:“闫哥,闫师傅,我对你这个人品是非常竖大拇指的,我心里老有一件事想跟你说,但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闫安放下手中的筷子:“罗主任,客气了,咱们都是这么年的老朋友了,你有话直接说,我能办到的事给你尽我最大的努力,如果办不到的话,那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