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来探索一个超级神奇的穴位——足临泣穴!这个足临泣穴可不得了,它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位隐藏的健康卫士,默默守护着咱们的身体,有着让人惊叹不已的奇妙本领!
足临泣穴归属于足少阳胆经,作用那是相当广泛,能治疗高血压、失眠、头痛、肠结石、乳腺炎、月经不调、胆囊炎、中风等等好多病症呢!
咱们先来找找足临泣穴在身体里的准确位置。
要找到它,咱们可以采用仰卧的姿势。它就在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的夹缝中。
具体来说,《快速取穴彩色图解》可以帮咱们更快地找到它。坐位或仰卧位都可以,小趾向上翘起,在第 4、5 跖骨之间能看到一个凸起的肌腱,那就是小趾伸肌腱啦。在这个肌腱的外侧缘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明显的酸胀感,这里就是足临泣穴啦!
《针灸大成》里说:“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五分。足少阳所注为输木。”《中国针灸学》里也有记载:“第四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再看看穴位解剖,这里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和足背动、静脉网,还有第四跖骨背动、静脉呢。
接下来,咱们讲讲足临泣穴名字的有趣来历。
足临泣穴,这可是正经的经穴名。在《灵枢·本输》里原名叫做临泣,《圣济总录》里叫它足临泣。它属于足少阳胆经,而且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穴。同时,它还是胆经的输穴,五行属木,是足少阳带脉穴之会。
咱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它名字的含义。
先说“足临泣穴”这个名字。“足”,很明显是指穴位在足部。“临”呢,有居高临下的意思。“泣”,就是泪水啦。这个穴名的意思是,胆经的水湿风气到了这里就化雨冷降。本穴的物质是从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到了这儿之后,水湿风气就化雨冷降了,气血的运行变化就像泪滴从上滴落一样,所以就有了“足临泣穴”这个形象的名字。
再说说“胆经俞”这个称呼。“俞”,就是输的意思。本穴的物质是从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在本穴不光有化雨冷降的变化,同时也有部分水湿云气向外传输,这里是胆经水湿风气向外输出的地方,所以它就是胆经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