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来认识一个超级神奇的穴位——地五会!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特别?别急,等我给您细细道来,保证让您对它刮目相看!
先说说这地五会的名字,一听就感觉特别接地气,其实它还真是个地地道道的奇穴。您平时可能没怎么关注过它,但它的本事可大了去了,不但能补五脏,还能把咱们头面五官中口、耳、鼻和眼的问题统统解决,厉害吧!
咱们先来找找它在身体里的位置。地五会穴在足背,就在第 4、5 跖骨间,第 4 跖趾关节近端的凹陷中。
要快速找到它也不难,您可以这样做。坐位,把小趾向上翘起,小趾长伸肌腱内侧缘处,那就是地五会穴啦!
接下来,咱们深入探究一下这名字背后的奥秘。
地五会,这名字可是有来头的。在中医的世界里,凡是两经相交的穴位,都称为“会”。本穴可是足少阳之气与其他五经之气会和的地方。您想想,以这一个穴位,会那五个经脉的气,而且脚在下面,就像大地一样承载着万物,所以叫地五会。
还有一种解释也很有意思。地,就是土地,意味着在下面,指的是足部。五呢,就是数字五,也可以理解为五个。会,就是会合。分布在足部的少阳经穴有五个,这个穴位正好在其中,是上下脉气会合的地方,所以就叫地五会啦。
《释名·释地》里说:“地,低也。其体低下,载万物也。”还有《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讲:“风行于地。”《备急千金要方》风毒脚气门里也提到:“夫风毒之气皆起于地。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当履之,所以风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脚。”五,也可以理解为数,就像“五人为伍”。人的头圆圆的像天,脚方方的像地。本穴是足少阳之气与其他五经之气会合的地方。就这么一个地方,会聚了其他五经的气,就像五脏六腑的气血都汇合在这里一样,而且气血是地部的经水,所以就有了地五会这个名字。
再来说说这穴位的含义。地,就是地部。五,指的是五脏六腑。会,就是交会。地五会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天、地二部的寒湿水气在这儿交会。本穴所处的位置是足背外侧的凹陷中,胆经上部经脉足临泣穴传来的气血又有天部的寒湿风气和地部的寒冷水湿。穴外天部飘散的阳气到了这里,因为本穴气血的寒冷收引而化雨冷降在穴内,穴外地部的溢流水液也汇聚到本穴,所以就像是五脏六腑的气血汇合而成,故而得名。五会的意思和地五会是一样的。
从穴义来讲,就是天、地二部的寒湿水气在此交会。
地五会穴的气血特征是地部经水。
气血运行的规律是沿着胆经下传到侠溪穴。
它的功能作用是收降水液。
这地五会穴的功能可强大啦!它能疏泄肝胆,清利头目,通经活络。具有舒肝消肿、通经活络的功效。而且地五会穴还有清肝泄胆、聪耳明目的作用。您知道吗?凡是穴位名字里叫“合”或者“会”的,都是和其他经脉的穴位会合一起发挥作用的。就像头的百会穴、腿的合阳穴、手的合谷穴,还有臑会、会宗等等,都是这样。它们所治疗的病症,很多也都是和其他经脉的穴位协同合作才能奏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