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先吃下家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139 字 1个月前

张绣大喜过望,向邓洪拱手说道:“多谢功曹。”

邓洪正色道:“我这么做并非是为了得到将军感激,而是为了南阳安稳。而且我也力劝使君,要他帮忙为将军调拨粮草,于宛城休养生息,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要调遣将军,这般方能安将军之心呐。”

张绣眼睛瞪大了起来,他原本以为投降过去之后,必然会有很多条件,没想到刘表居然让他在宛城驻扎,而且还调拨粮草给他,这简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一时间他居然有些不敢置信,十分震惊地说道:“当真如此吗?”

“自然。”

邓洪点点头道:“这皆是使君亲口应下的事情。”

张绣顿时起身,走到厅中央,恭恭敬敬地向着邓洪拱手弯腰说道:“先生大恩无以为报,还请受我一礼。”

说罢就要跪下磕头。

要知道汉代是不兴磕头礼的,唯有天地君亲师乃受顿首礼,这个所谓的顿首礼就是后来的跪地磕头,在当时是非常大的礼仪,即便是皇帝也只有开规格很高的朝会或者祭祀天地的时候,群臣才会顿首。

邓洪立即上去将他拦住,笑着说道:“刘使君素来仁义,他也是为了避免南阳百姓遭受无妄兵灾。不过圣人云:“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将军当也不会不劳而得吧。”

“当然,当然。”

张绣连忙说道:“先生要我做什么,尽管开口。”

邓洪沉吟道:“刘使君所虑者,无非就是高陵山与大别山中的黄巾盗匪,这些人时常劫掠南阳,又来无影去无踪,颇为令人头疼。若将军能够帮忙设计于他们,使君也会很高兴。而且这件事对将军也有好处。”

高陵山就是伏牛山,乃是《汉书·地理志》当中的记载。大别山就不用多说,《挺进大别山》是后世的小学课文,它的名字最早出自于《尚书》,春秋战国时期就被称呼为大别山。

现在这两座大型山脉里群盗无数,大量的汝南和南阳黄巾余党盘踞在其中,少则数百上千,多则数以万计。他们时常寇略南阳和汝南,威胁到南阳地区的安全。

从某种角度来说,刘表派两万人驻扎于南阳各县,其实并不是防备北方诸侯,而是防备这些盗匪,毕竟现在北方诸侯也没有人会过来进攻他。

所以如果能够把这些黄巾余党清除一下,刘表大抵还是非常乐意的。

听到邓洪的话,张绣好奇问道:“对我有何好处?”

“呵呵。”

邓洪笑了起来:“将军不是要驻军南阳吗?我回去之后就会力劝使君表将军为南阳太守,让周边各县皆归于将军,到时候每年粮草就不需要再从襄阳运过来,直接由地方供养。若是这些黄巾常来寇略,每年的钱粮用度减少,对于将军来说岂不是损失?”

张绣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说道:“整个南阳,都归我?”

南阳盆地仅仅只比关中盆地小一点点。

更重要的是现在南阳可不像关中那样遭到严重的兵灾而凋零破败,人口上百万,若能得到这样的一块驻地,何愁不能壮大起来?

到时候恐怕要比现在的李傕郭汜等人还要强大,有了钱粮就能征召兵马,杀回关中都有可能了。

然而邓洪却泼了一盆冷水说道:“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只是周边几座城池而已。具体哪几座城池,还得我回去与刘使君商议之后再行决定,但不管怎么样,这样做对于将军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不是吗?”

张绣冷静下来,他也明白刘表不可能把整个南阳都给他,顶多就是宛城周边几座县城。至于刘表在打什么主意,用脚指头想都能猜到,无非是让他帮忙守南阳罢了。

南阳是荆州门户,宛城又首当其冲。因此要破荆州先取南阳,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刘表引他入驻宛城,怎么可能会有好心眼?

只不过现在张绣也确实没资格谈条件,便也点点头道:“要我做什么,先生还请明言。”

“很简单。”

邓洪看了眼沈晨,微微一笑道:“我希望将军能够联络颍川、汝南、南阳等地黄巾,说你已经击败刘使君派来征讨你的大军占据了宛城,愿意邀请他们一起共同占据南阳,同襄盛事,等到刘使君大军到来,临阵反戈即可。”

张绣脸上默然,心中却在想着。

这位功曹。

还真是狠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