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介怀

大典之后,长乐宫从热闹转而静如寒潭。

李斯立在阶下,抬首看到中空正坐的嬴政,心里忐忑不安,“臣李斯,拜见皇帝陛下。”

“丞相知道朕为何在此召见你?”

李斯将身体伏低,“长乐宫之事,臣不敢妄加猜测。”

祀祠卜算之辞悬挂于上,烛火照亮了一半,虚幻的影子在风中摇晃。

李斯斗转想起来二十多年前,发生在长乐宫的两桩事。

嬴成蟜叛乱,其讯首传,便是嬴政正于长乐宫迎娶楚国公主郑璃之日。

又有秦史记载,当年,嬴政母子回到咸阳,嬴异人与华阳太后就是在这里接见赵姬与嬴政。嬴政踏入的第一个咸阳宫殿不是章台宫,而是长乐宫。

在嬴政从赵国邯郸回到咸阳之前,成娇才是秦国宗室培养的继承人。

然而长乐宫又曾发生过什么呢?

除了嬴政自己,无人知晓。

那是刻在心头的伤疤,不能被任何人随意解开。以至于他在亲制秦律之时,首先垂问此法。

令他愤慨的是,有人要他再度正视这个久违隐蔽的秘密。

运用秦律那人竟是他的女儿!

嬴政走出,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痕迹,却不减他眼中灼烧的火。

“丞相,朕还没说长乐宫。”

李斯当即缄口。

他自来洞察,此间想着自己儿子性命,尤其是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在永安先违背了嬴政意愿之后,李斯绝不敢轻易触怒嬴政,然而有一些东西就如暗流之下的漩涡,不能轻易涉足。

“陛下……”

嬴政回身,抬手作止,深邃的目光扫过李斯,片刻,并未提及长乐宫,他翻开一卷竹简,说起了蒙恬上书修筑驰道一事,在看过北境胡人时常搅扰的战报后,重新将各国长城修补这一大事,也便提上日程。

竹简在翻阅的过程中咔咔作响,灯火通明,直至中夜。

正在李斯将要屏退,被嬴政叫住。

“让李贤来见朕。”

只这一句话,这一个眼神,李斯就全明白了。

心里一块巨石落下。

李斯从章台宫出来,春风比刚才温暖不少。

嬴政是何等的君主。莫说是她,普天之下,任何一个人,只要嬴政想,秦国都有办法将之负压于手中。

嬴荷华没有他想象中那样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