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五章 安心

送走了宣旨的人,王言看着高兴的萧媚:“安心了?”

“安心了,这事儿不成,就总是忍不住的惦记。”萧媚说道,“咱们靠着晋王,又有了公主,彻底的依附皇家,抬高了门楣,今后做事都方便许多。”

“那也不耽误人家看不起咱们,出身啊……”王言好笑的摇头。

对于身份上的问题,这其实是王言第一次经历。

在明末,他是边军头子,养寇自重,听调不听宣。

在大宋,那是已经被黄巢犁过一遍的,经济发达,思想开放,虽也有计较,但不至于过于较真。

在三国时候,他干脆就是起义的黄巾匪首,一路卷席到了辽东去自立山头,看不起他的人也到不了他的面前。

小主,

只有在这里,世家鼎盛,底蕴深厚,盘根错节,真正与皇帝共天下。门第出身,尤为讲究,以致于他王某人混了这许久,走哪都被人看不起了,谁都想在他面前显显出身,摆摆架子。

真是一个新奇的体验……

“夫君不必忧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夫君志存高远,非是那些自称出身高贵之人可比。”萧媚给王言加油打气。

王言哈哈笑:“我可没忧心,他日我当踏尽公卿骨,让他们看看谁比谁高贵。”

“夫君好志向。”萧媚持续提供情绪价值,她总是这么贴心。

“近来商事如何?”

“尚好,大户们都很支持吉香居的生意。”萧媚说道,“知道夫君是晋王心腹,都是交好咱们呢。”

“咱们的东西也确实好嘛,除了咱们,谁还做的出来?”

王言摆了摆手,转而说道,“夫人想着,今后年节时候,给史万岁家里送一些咱们家的东西,我与他挺投缘,今后少不了打交道。”

“拉拢他?”

“当然,那是正经的大将军,有他支持,会更添一份大力。”

王言负手看着不远处,被绿柳带着在院子里七扭八歪走路的小不点儿,“投缘也是真的,拉拢不过来也能交好。此人乃是武夫,心思简单,也没有自夸门第,可以做个朋友。”

“那我这就准备一些东西让人送过去。”

“倒也不必,那不成咱们巴结他了?年节主动送一下也就是了,有个来往就行。”

“府兵都回来了,夫君也要忙了吧?”

“忙不到哪里去,就是剿一剿山匪、水匪罢了。眼下大军过境,他们得安生一段时日,过上两三个月才好行动。我也就是给扬州府兵处理一下战后的军功事宜,没太多事情,还是跟以前一样。”

王言摆了摆手,“夫人忙着吧,我得去军营看看了。”

说了一句,王言带着几个部曲骑马出门,去到了军营之中。

虽然没打仗,但他是扬州最高的军事长官,战后的善后事宜,都要他来安排处理。升迁、抚恤,缺额填补等等,都要他来落实。

充斥着大量的文书工作,以及一些人的分辨。谁是自己人,谁不听话,谁不懂事儿,谁得收拾。给谁升,不给谁升,不升的要照顾到情绪,凡此种种。

不过这对王言来说都是小意思,他去慰问了伤兵营修养的每一个人,甚至还亲自问诊开方,教导了军中人急救处理之道。

他也跟每一个按理来说应该升职的人聊过一番,确定他们的倾向,决定他们是否升迁。

让王言比较欣慰的是,大头兵们不管那么多,谁让他们好,他们就跟谁。中低层的军官们,虽然有几分关系,却也没有那么强硬的背景,以往时候反而还被地方大户欺负,这就统一认识了

于是王言也没做恶人,很是公平公正的安排了升迁名单,写了抚恤数字报了上去。

队伍回来了,江都的军事管制也就解散了。王言这时候才真正开始尽他的职责,重整队伍,安排作训事宜等等。

只不过眼下也是农忙时候,都是先做的规划,除了少数的常备兵力,绝大多数都是回家种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