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国虽大,好战必亡

这一世不管是祁秉忠,还是侯世禄与杨肇基,都因朱由校的到来,他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先是祁秉忠继续留任甘肃镇总兵,并于去年底调任陕西镇总兵,而且今年随孙承宗移镇兰州。

而侯世禄不但没有参加辽阳之战,而且还被刚御极的朱由校任命为陕西镇总兵,之后于隆武三年底调任甘肃镇总兵,负责甘肃镇防务的同时,也负责甘肃镇的卫所整顿与镇边营的组建。

杨肇基也没有被刚上台的朱由校给罢去大同总兵,而是继续留任大同镇,配合孙承宗整顿宣大军政的同时,还参加了对鄂尔多斯与察哈尔的作战,在三年考满后,又被朱由校调任宁夏镇总兵,负责陕西与河套西北面的防务。

可以说朱由校任命的西北三位镇守总兵,不管是忠诚度,还是整军作战方面,都是非常厉害的角色,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击退潜逃至此的虎墩兔与鄂尔多斯残部的袭击。

而且等到西安至兰州的水泥路修通后,将能源源不断地得到来自中原的钱粮与武备支持,对稳定甘肃四方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朱由校考虑到自从他御极后,每年的大型战事几乎就没有停过,虽然户部与内廷钱粮尚算充足,但国家常年四处作战,会极大地影响整个王朝的稳定。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一个国家,战事太多容易造成亡国,但国家安定后却忘记战争,从而松弛武备与军队训练,也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除了战事太多的因素,还有此时的西北即将迎来连年的干旱,而且不是人为干涉就能解决的,投入产出比实在太小,或者说是负数。

朱由校并没有太深的西域情结,而且此时的西域及更西的地方,都是蒙古人的地盘,打下来的价值实在不大。

虽然很适合种植棉花与水果,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运输距离实在过于遥远,更何况还是处在人畜为主力的时代,成本实在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