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初玄回到北京城的时候,已经是正月二十一的晚上了。
刚入屋,正欲睡上一觉的他突然看到家里的大院中坐着一名太监。
这太监他有印象,正是朱厚照的贴身太监之一,小李子。
大晚上的,他坐这里干嘛?
李初玄疑惑不已。
小李子一看到李初玄回来,眼睛一亮,赶忙上前躬身道:“咱家见过侯爷。”
“李公公,你这是?”李初玄问道。
“陛下有旨,一旦侯爷回来,立马入宫觐见。”小李子弯着腰,谄媚道,“请侯爷和咱家入宫一趟吧。”
李初玄更疑惑了,朱厚照这是搞哪样?
不过他还是很自觉地和小李子进了宫。
~
乾清宫内,朱厚照正焦躁不安。
这已经是李兄离开的第二十天了,他还没回来吗?
明明才请假半个月,这都二十天了,还不回来?
李兄不会是一走了之了吧……
朱厚照患得患失。
此时,宫殿外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朱厚照猛地抬头,眼中燃起一丝期待。
“陛下,李侯爷到了。”小李子尖着嗓子通报。
朱厚照立刻起身,快步走向殿门。
李初玄踏入殿内,行礼道:“臣李初玄,拜见陛下。”
朱厚照挥挥手,急切地说道:“李兄,你可算回来了。”
李初玄心中疑惑更甚,“陛下,不知此番如此急切召臣入宫,所为何事?”
朱厚照大笑一声,“事自然是没什么要紧之事,只是李兄一去多日,朕挂念的紧,故派了小李子在你家等候,就为了第一时间知道你的消息。”
李初玄汗颜,这皇帝怎么跟个小孩子似的。
“小李子,通知御膳房,做几个菜,镇北侯今日归来,朕要和他好好的喝一杯。”
朱厚照喊了一嗓子。
“是。”小李子弯着腰,退了出去。
少顷,饭菜便上齐了,朱厚照与李初玄相对而坐。
“来,李兄,朕敬你一杯。”朱厚照举杯笑道,“欢迎朕的镇北侯回来。”
李初玄一笑,举杯回应。
“出海之事,户部和兵部已然准备妥当。”朱厚照主动说道,“工部也已经准备好了船只,待的粮食准备妥当,就可以出海了。”
闻言,李初玄一喜,“当真?”
“然。”朱厚照淡笑道,可一想到花了这么多的银子,他的笑容就微微收敛,“这次出海的总指挥你有推荐吗?”
“杨一清。”李初玄想也没想的就脱口而出。
“杨爱卿么……”朱厚照思考道,“倒是也行。”
“不知此次出海的阵仗陛下弄的有多大?”李初玄吃了一口牛肉,问道。
“前几日工部尚书跟朕说,大概有四五十艘大船,百余艘中型船……”朱厚照说道,“内阁提议,船中除了必备的粮食和武器之外,还可以装上丝绸、茶叶等物品,跟外夷通商。”
“这个提议好。”李初玄双眼一亮,“物价记得定的高些,外夷人都比较蠢,看到咱们大明的商品肯定会趋之若鹜。”
朱厚照会心一笑,“朕也有此意。”
说完,两人都‘桀桀桀’的笑了起来。
……
饭吃了大概有一个半时辰,李初玄离开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金窝银窝,还是不如自己的狗窝啊……”
李初玄毫无形象地往床上一躺,呼呼睡去。
翌日。
李初玄早早起床,赶早朝去了。
众臣看到李初玄的第一眼,心里都‘咯噔’跳了一下。
这厮是何时回来的?
片刻后,朱厚照姗姗来迟。
在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的高喝下,朱厚照颁布了出海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命,治理大明,至今已十三余载,今为扬我国威,通四方之商,展华夏之盛,特遣船队出海远航。户部、兵部精心筹备,工部造船精良,粮草物资皆已齐备。此次出海,以杨一清为总指挥,锦衣卫千户赵谦为副指挥,六部与内阁共同所派官员二十余人,共同出海。望其率众英勇无畏,乘风破浪。船中所载,既有护我子民之粮食武器,亦有丝绸茶叶等中华珍宝。与外夷通商,当秉持公正,彰显我大明之仁德风范。愿此番出海,能顺利引进外藩作物,旅途顺风顺水,凯旋而归,福泽万民。钦此!”
出海问题已经提过多次,众臣并不意外,圣旨一出,他们齐声高喝: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