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制造谣言

“陛下啊,为了这事,专门找太后去理论,在兴庆殿前站了小半个时辰,都没有见到太后!”

“这太后真的是是非不分!”

“难怪安阳公主会如此!”

“我们的陛下可太难了。”

......

百姓都爱好议论,谣言很快被传开,茶馆中,说评书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连很多大臣在的家里,都听闻的了这个广为流传的谣言。

原本有些中立的家族,还想通过攀上安阳公主,得到太后的支持后,家族势力更上一层,听到这样的流言,纷纷为原本准备的安阳公主做驸马的嫡子,开始物色其他家族的女子,只为快点成婚。已经秉请过慕雪凝的,开始上奏,请求慕雪凝不要恩准,什么犬子身有暗疾,什么不能人事,什么可能小时候抱错孩子,并非亲生的,等等等等的理由,只为前面请求安阳公主下嫁找理由。

这些家族,虽想攀上高枝,好让家族势力更近一步,可家族的名誉,还是很在意的。任谁都不想自己的嫡子,还未成亲之前,就戴一顶绿油油的帽子。更何况,安阳公主这样,即便成了亲,请回家的那可是祖宗,怎么样的家族,都供不下这样的祖宗,还想家族兴旺,不摇散了就已经不错了。

慕雪凝听闻到这样的传闻,就知道是易凡的杰作。没有丝毫的耽误,将按照太后的懿旨,将抹杀易凡和慕浩轩的功绩,斥责他们两人的圣旨颁发给中书省,让中书省立即下发,不得有丝毫的耽误,并且刻意让人封锁了消息,以免有人将这些谣言立即传入太后和慕雪琴的耳中,阻止圣旨的下发。

等太后和慕雪琴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而圣旨已经到了易凡和慕浩轩的手中,易凡和慕浩轩做的更绝,同时上了请罪的奏折。

虽然奏折中,是接受皇上的训斥,会人的反省,可奏折中的语气,无不透露着太后的不公,言语间皆是隐晦的指向太后。

很快圣旨的内容,以及易凡和慕浩轩的奏折,在京师流传开来,无疑又掀起一阵风波,无不言及太后干涉朝政,还偏听偏信,而慕雪清虽贵为公主,却是德行有失,有损皇家的声誉。

朝中的大臣中,左右都御史被拉下马,御史台可谓元气大伤,正愁没有机会弹劾,将御史的颜面挽回,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何况其他官员都有补缺,可左右都御史的位子,到现在还空着,紧盯着这个位置的人,当然也会闻风而动。弹劾安阳公主的奏折,像雪花一样,纷纷飘到慕雪凝的御桌上。

令慕雪凝意外的是,朝中的武将,更没有闲着,纷纷为易凡和慕浩轩打抱不平。有功不赏,反而因为安阳公主的过错,抹杀功臣的功劳,更因为太后干涉朝政,而训斥有功之臣,长此以往,谁还会上阵杀敌,会还会保卫大周。武将言之凿凿,更是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