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赵立春的危机感

闻听此言,赵立春目光一闪,心中已然肯定了先前的猜测。

他微微一笑,说道:“你去把李达康同志请过来”。

不多时,李达康便匆匆赶来,神色中带着一丝疑惑。

“赵书记,您找我?”。

“还叫赵书记?”,赵立春亲切地笑道。

闻言,李达康心中已然明了,赵立春必定已经知晓了他的身份。

于是,他也不再故作糊涂,而是恭敬地喊了一声:“赵伯伯好”。

“哈哈,好,达康啊,若非我这次前来,还不知道你已调任江省工作,更不知道官田乡那位优秀、能干的乡党委书记,竟然是你”。

赵立春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赞许与感慨。

早在第一眼看到李达康时,赵立春心里就隐约有些猜测了。

因为李达康的长相与其亲大哥李达平颇为相似,二者之间也就是气质有所不同。

而李达平作为赵立春的亲侄女婿,赵立春自然对他不陌生。

因此看到李达康时,赵立春才会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再加上李达康的名字和李达平仅有一字之差,这怎能不让赵立春心生疑虑?

直到秘书汇报说李达康是从京城下来的,赵立春这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京城人士,姓李,长得又跟李达平相似,除了京城李家人还有谁?

现在一看,果然如此。

“赵伯伯,其实我到江省任职也才一年多,本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去拜访您,没想到您先来了官田乡”。

李达康诚恳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和敬意。

赵立春摆了摆手,笑道:“你能在基层扎扎实实做事,我就很高兴了”。

赵立春还在京城的时候,就从家中晚辈的口中得知,侄女婿李达平的亲弟弟李达康,是个胸无大志、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

然而,如今亲眼所见,方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之真谛。

尽管调研还未结束,但就目前赵立春所耳闻目睹而言,李达康在官田乡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所取得的成就已然斐然。

诚然,这其中不乏其家族势力的助力,否则仅凭官田乡的财力,又怎能撑起“村村通公路”这一浩大工程。

更别说年仅二十多岁就担任县委常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