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袁凯特意留下了李达康。
“达康同志,我看了你们官田乡一季度的各项经济数据,成绩斐然啊”,袁凯满脸笑容地说道。
“谢谢袁书记的肯定,这都是我们官田乡全体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李达康谦逊地回应着,心中却暗自思量,袁凯此言是否另有所指。
袁凯微微颔首,话锋一转:“接下来,你们官田乡的领导班子会再调整一下”。
“我给你两个副科级的提名人选,其中一个党委委员,你回去后好好思量一下,再将人员名单上报给黄部长”。
李达康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又迅速舒展开来。
他意识到,这是看官田乡的成绩太亮眼了,有些人彻底坐不住了。
显然,这一次,官田乡那些缺乏背景或背景不够深厚的班子成员,要为他人腾出位置。
然而,这便是官场的常态,无背景便需认命。
要不是李达康的背景够硬的话,他早就挪窝了。
不过,对于这些即将变动的干部而言,他们的去处想必也不会太差。
毕竟,他们带着这份耀眼的成绩单,县委怎会不给予妥善安排?
否则,县委的公信力又将何在?
“袁书记,感谢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对于官田乡领导班子的调整,我会认真对待,确保选出既有能力又有责任心的干部,为官田乡的发展贡献力量”,李达康谨慎的说道。
袁凯满意地点点头,似乎对李达康的态度颇为赞许。
“很好,达康同志,你有这样的觉悟我很欣慰”。
“记住,选人用人是关键,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稳住阵脚,带领群众继续前进的干部”。
“是,袁书记,我明白”。
李达康郑重地点头,心中已有了初步的打算。
这次的人事调整不仅仅是对他个人领导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整个官田乡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控。
他必须谨慎行事,既要考虑到个人的能力与潜力,也要兼顾班子的和谐与稳定。
……
周一上班后,李达康找来了党政办主任苏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