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官田乡的石溪村里热闹非凡。
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即将召开的现场会。
因为官田乡穷,所以外地人很少外嫁到官田乡来,大部分都是本地村里子互相通婚。
因此官田其它村子的人,有很多亲戚就是郑家村的,从这些亲戚的口中,他们自然也了解了一些郑家村现在的情况。
自从郑家村办了豆腐厂之后生意越来越好,虽然现在还没到年底分红的时候,但在厂里做豆腐的村民们的工资,可是每个月都发一次的。
前几天豆制品厂一结账之后,郑耀先就迫不及待的把工资发了下去,最少的一个人都领到了七十多块。
这一下可是不得了,在官田这个人均年收入不足一百的地方,月工资七十多是什么概念?
干一个月顶得上过去将近一年了。
官田就这么大点地方,尤其是很多人本来就在关注着豆制品厂的情况。
因此豆制品厂工资一发下来,没多久就传遍了整个官田乡,顿时全乡都轰动了。
这两天官田的各个村子里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事,见了面就会问一句,“你知道郑家村的那个豆腐厂里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吗?”。
要不是李达康早就让人放出消息,说是会给其它村子都找一条致富的路子,并且最近几天就会召开现场会,宣布这个事情。
乡政府的门槛都会被村民们踏破。
……
太阳刚刚升起,李达康便带着杜成以及乡政府的一干人等,来到了石溪村。
李达康之所以选择在石溪村召开这个现场会,是因为石溪村是官田乡的第一大村。
足有六千多人口,占了全乡五分之一还多。
而且石溪村的地理环境非常好,有好几块大草地,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
在官田乡,石溪村很具有代表性。
李达康选择了一块开阔的空地作为会场,四周早已搭起了简易的遮阳棚,供村民们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