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回乡政府的途中,李达康向郑世俊问道:“世俊,关于明天去郑家村的安排,你都通知到位了吗?”。

郑世俊迅速回应道:“乡长,都已通知妥当了”。

“不过,去郑家村的路很不好走,摩托车进不去”。

“所以,我已经提前知会了郑家村的支书,安排了一辆拖拉机,明早载我们进村”。

李达康闻言,轻轻拍了拍郑世俊的肩膀,和颜悦色地说:“好,辛苦你跑了一整天,早点休息”。

郑世俊憨厚地挠了挠头,笑道:“不辛苦,乡长”。

……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当李达康踏入乡政府食堂时,眼前的景象令他颇为意外。

食堂里人头攒动,人数明显比以往多了许多。

而且,众人见到他时,皆是面带微笑,主动热情地打着招呼,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原来,昨天整个乡政府都已经传遍了:新来的李乡长从信用社争取到了一笔资金,不仅决心将今年的下村补贴全额发放,还在乡党委会上慷慨陈词,提议提高乡干部们的下村补贴。

这一举措,无疑深深触动了乡干部们的心弦。

他们打心眼里感激李达康。

就凭这一点,李达康在乡干部心中的威望,已然直线飙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乡政府食堂从今日起将改善伙食的消息,更是让众人翘首以盼。

乡农业站站长王大富,一个已经近五年没在食堂吃过饭的人,今日一大早便守候在食堂门口,满心期待地想要亲眼见证这伙食改善后的模样。

要是改善后的伙食还算过得去,他打算以后就改在食堂用餐了。

这样一来,家里就可以少准备一个人的饭。

毕竟,在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富裕,能省则省啊。

李达康环视了一圈早餐的种类,只见面条、粥、油条琳琅满目,还有外表油光锃亮的大包子,以及几碟爽口的咸菜。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食堂的执行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果然,有了钱的支持,一切都变得顺畅起来。

李达康端起一碗白粥,搭配着两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吃得津津有味,直至肚子微微隆起,才有了几分饱腹感。

早餐过后,李达康迈步走向乡政府大院门口。

此时,副乡长黄泰三已经和一位乡干部等候在那里。

他们两人,再加上郑世俊,便是此次前往郑家村的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

黄泰三,一个年逾四十的中年男子,是去年从其他乡镇调任而来的。

他身旁的年轻人,是乡里的扶贫干事黄炳勇,三十出头。

因与黄泰三同姓,所以自黄泰三调来后,黄炳勇便自然而然地投靠到了他的麾下,两人关系极为亲密。

黄泰三刚欲掏烟,就被李达康制止了。

“黄副乡长,还是抽我的吧”。

说着,李达康拿出了中华烟,分别给黄泰三和黄炳勇递了一支。

“呵呵,早就听闻乡长有好烟,今日总算能沾沾光了”,黄泰三笑着接过了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