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不惧死

挑灯夜读不一定能增进学问,但是对于摄取足够食物都有些困难的青年却是容易造成身体的困苦。

但当贫苦难以挣脱的时候,以命换命便是唯一可见的解法,是无奈,也是必然,毕竟芥子小民若想出头只能让自身有用起来。

“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观看着从同窗某个书香门第那里抄录来注疏笔解,李正元以平和而向往的心态念诵着。

作为童生前十,于他这般年纪和背景下自然可以为人称颂一声松柏之君,但是作为一个贫寒交迫的凡民,无寒门之背景,无贵人之赏识,苦苦勤学苦读,亦不为老师所喜者,他的出路亦遥遥无期。

父亲死后守孝三年,三年里不得参考,奉受孝道,今年过去虽然可以赶上余下四月的府试和乡试,但是却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通过。

李正元放下书有些忧愁,倒不是为自己的本事够不够,而是这能不能通过还是看考官。

童生前十不是他的极限,那日落榜后他也曾痛斥舞弊谋私,以权谋私,不问才学全凭金银人情。

可之后父亲的摊子被人打砸,吐血染病而死,母亲操劳成疾郁郁而终后,他便是在三年守孝里明白了这个世道讲究的究竟是什么了。

君子……不可改其节,却可伐其根,断其枝,火熏成炭,为人取暖,人可作君子,君子却不可作那毫无反抗的松柏。

“但我还是有机会的,接下来的形式是有利于我的,城中家族若少去其一,官府便多了几分势力,我完全可以得到一份机会。”

心宿以武立国,但是在治理上却并是以凡人为主,毕竟希望一群在长生路的人认真思考民生,把握地方权政的结果最后便是割据和起义了。

文官体系说不上都是孱弱文人,但是地方治理上却是以凡为主,无论是年龄一道呜呼哀哉,又或者是朝廷宣调都自有拿捏。

因此,李正元若是才学出众,那么自然是有可能在地方势力无法压制官府的情况下获得一个出头机会。

只不过相比于过去天真以为可以以学问管护好地方的李正元不同,现在的李正元深切意识到想要让世道变好,让那群拥有武力的家族听话,谋略,武力,才是两手关键。

想到这的时候,他便忍不住看向身边的书袋,那里有一堆他用于培养兵家诡道思维的兵书,也是以后他想走的一条路。

而里边有一幅画,是他未来的仪仗,也是一份神仙奇遇,而这份奇遇转化的机遇便是如今他在这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