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
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
银个丹丹银牡丹,银牡丹哪个那哈依呀嘿。
……”
修改后的歌词确实更加惊艳了,看得吴大姐眉飞色舞。赵海生趁热打铁,把另一段的歌词也写了出来。
“大姐,歌词这样修改您觉得怎么样?这些天我也一直在研究民歌。原汁原味的民歌很多也都是慢慢修改出来的。把摘棉花改成摘牡丹,从修辞上可以说是借代手法,形象上更好看一些。我是这样考虑的,不知道行不行。”
赵海生谦虚地说道。
“行,太好了。改编民歌这一块,我还没见过像你这么厉害的。”吴大姐对这首歌很满意。
“这首歌的编曲就不能太西化了,多用点传统乐器会更好。”赵海生把天启的编曲完全照搬。除了大提琴之外,用的都是锣鼓、二胡这些传统乐器,恰好没有唢呐。
“让唢呐侯哭去吧,这首没有唢呐也不能怪我。就让何雨生老师出一次彩吧。”赵海生心里想道。
距离春晚只有不到两天了。赵海生连忙飞速写着配乐的谱子。吴大姐在一边也马上召集人手,同时让助理去通知导演,要加一首歌曲。
导演急冲冲赶了过来。这种大型晚会,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临时加歌根本不是什么事,但也必须重视。
导演先听了吴大姐清唱,马上感到确实是一首难得的好歌。不但没有反驳,还和吴大姐商量加在什么时段比较好,是两首连着唱还是分开表演。
“怎么唱可以再说,这一首歌开始我想安排一段锣鼓。丰收锣鼓喜庆锣鼓,锣鼓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重要的乐器,这首歌配器的重点就是锣鼓和二胡,二胡我推荐何雨生老师,锣鼓的话,就要吴大姐想办法了。”
这首歌里面锣鼓确实重要,不过赵海生主要是趁机推荐一下何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