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人傻钱多

“在我们心里,您就是大主任啊!”年轻人的恭维话马上不停地说了出来,而且明显还带着南边省份的口音。

小刘连忙上来给大家介绍。老汪自然成了办公室里啥事都难不倒,最会办事的老主任。老汪也知道了,对方就是出版特别流行的《童年》那首歌的唱片公司,还知道这个唱片公司是某大领导亲自批准,破格成立的第一家民营唱片公司。

这个消息可把老汪吓了一跳。‘大领导亲自批准!第一家!’这两个词的任何一个都很吓人啊!看来对方也挺有能力。

眼前这个叫王朗的年轻人也很上道,寒暄过后,也不说有什么事,就是好吃好喝。虽然普通话说得不太好,南方口音重,不过人好啊。

老汪说什么好吃,马上就上什么,还是双份。老汪说五粮液好喝,马上就把茅台换成了五粮液,剩下的茅台也不退,直接说留着给汪叔叔打牙祭。

老汪已经算好了,等会人走了自己悄悄过来退。虽然茅台没有五粮液贵,但价格也差不多,都不便宜,老汪自己喝酒才不这么奢侈。

酒酣耳热之间,王朗也不矫情。说了自己这边的情况。

于是老汪知道了,原来最近这个出了大风头的东大唱片公司,创办时候的董事长叫汪风,就是某某老爷子的亲孙子。后来汪风嫌弃事务繁杂,把董事长让给了制作人赵海生,就是那首《童年》的词曲作者。而这个汪风呢,和这两位都是亲得不能再亲的亲兄弟。现在赵海生也不当董事长了,现在的常务董事长就是眼前这位王朗。

老汪可是人精啊。什么亲得不能再亲的亲兄弟?凡是加了‘亲得不能再亲’这句话就肯定不是亲兄弟了。不过眼前这个小年轻比小刘会来事啊,怪不得年纪轻轻成了董事长了。

虽然一喝酒就有点把不住,不过老汪这次很清醒,勾肩搭背之际,也套问出了对方想干啥。原来是想在广播电视媒体上做广告,想找个了解情况的行家当顾问。自然顾问费少不了,而且还是常年都有。

听了这句话,老汪心一下就热起来了。

顾问费!常年都有!

“如果只是想了解情况,那懂行的人可就太多了啊!想拿这个顾问费,还要显得高雅一点,那就要比其他人更值钱。”

“原来你们的大老板是汪老先生的亲孙子啊!你也算是汪老先生孙子的好友了,而且还不止是好友,还是创业伙伴啊!老实说,你们年轻人是真厉害。要说起来,你老叔我也姓汪啊!”

老汪先攀起了关系,不过这只是话头。

“不过我这个汪是苏省高邮汪家,属于南派;汪老先生这一支属于北派。前清的时候,汪老先生这一支从南迁到北,那是为国家立了大功啊。我们这一派就不行了。所以后来走动得也少。要不然,就凭这同宗的关系,咱也不能让小辈为这些事情烦恼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