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不是你联系的吗?”赵海生问。
“是王朗和张大刚联系的,这俩人都是球迷,只要听说有足球比赛,怎么都要去看,但也不能因为这个就免费去唱啊!”穆柳抱怨道。
“我觉得无所谓,现在咱们不是搞商演的好时候,但像大型足球比赛这种活动,免费也可以参加。你没听王朗给你介绍吗?”
赵海生刚从王朗那里了解到这场足球比赛的意义,马上就卖弄了出来。
“这场比赛是八一队对阵国家二队,还很可能是甲A职业联赛正式运行前的最后一场比赛,据说电视台还会转播,即使不转播,报纸也会报道的。”赵海生听了王朗介绍之后,马上就同意了他的看法。
“参加这样的义演,有太多宣传的噱头了啊。当初谁定的这次表演,你该和人家学学,不能只看演出费!金钱在这里是最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切都要为了艺术。”
赵海生说得大义凛然,不过也没有说服穆柳,只是暂时压住他而已。不过赵海生才不管这个大舅子呢。
穆柳这个人,和穆洋简直是两种性格,太市侩了。
据说当初他的名字叫穆留,老穆给他起这个名字,本来是想让他到海外去学习,好报效祖国,但他那会却下乡了。乡村贫困的生活没有锻炼他,反而让他变得圆滑、势利了。
在乡下,他把名字改成穆柳,说自己要像柳树一样扎根农村,还找了一个农村姑娘结婚,等回城政策一出来,他马上就离婚自己跑了。
对穆洋一家人,赵海生基本都是肯定的。老穆当年也是知识分子,培养孩子也尽心尽力,穆洋妈妈也是一个贤惠的母亲,就穆柳,和这家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看来艰苦的环境也许能培养坚韧的性格,但不少情况下,环境越糟糕,对人的压力就越大,性格反而会更加脆弱。
对穆柳,赵海生也只能让他慢慢适应了。不过,赵海生马上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兴冲冲去找穆洋。
“洋洋,听说你哥在乡下还有一个媳妇?现在过得怎么样?咱们要不要帮帮你哥?”赵海生装作无意,随口说道。
“听说有一个,怎么说起这个。”穆洋问。
“还不是因为咱们都赚了点钱嘛,我感觉扶贫,最应该不是先从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开始嘛,你哥既然在乡下有个媳妇,当初他经济窘迫,没有能力帮忙,现在咱们至少能帮帮你哥,你建议你让你哥给你那个嫂子,寄一大笔钱,或者把人接来也可以啊!大不了,咱们帮她办个证件(zzhz,打出来总提示不过关,大家理解下),你这个嫂子就可以留在城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