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秀说道:
“真的?他们愿意收学徒吗?”
陆卿卿点点头说:
“他们愿意收学徒,
就是得先看一下孩子们有没有学刺绣的天赋。”
王秀秀眉头微皱,有些担忧地说:
“也不知道咱大丫二丫行不行,
小主,
这天赋的事儿谁说得准呢。”
陆卿卿安慰道:
“嫂子,别太担心,说不定孩子们有这方面的天赋呢。
就算没有,咱们再想别的法子。”
王秀秀问道:
“那他们收学费是怎么收的呢?”
陆卿卿回答道:
“绣房老板说是一个人收五两银子,就是不管吃住。”
王秀秀忍不住惊呼道:
“啊?一个人就要五两银子啊,这可真是不少。
不过如果大丫二丫愿意学,我也愿意供她们去学习。”
陆卿卿笑着点点头:
“是啊,嫂子,我也是这样觉得的,
就是不管吃住这一点有些不合适,
其他的我感觉还挺好。”
王秀秀皱着眉,一脸愁容。
“咱们到时候先带大丫二丫去看看,再想办法算了。”
陆卿卿应声道:
“也只能这样了。”
王秀秀眼神坚定地说:
“就算再难,咱们也得给孩子们创造条件。”
陆卿卿握住王秀秀的手:“
嫂子,有你这话,我心里踏实多了。”
在外边偷听的大丫和二丫高兴地站了出来,
“娘,我们愿意学,就算是每天来回跑,
我们也愿意去学。
等我们学会了这门手艺,
挣好多钱孝敬爷爷,爹,娘,叔叔和婶婶。”
王秀秀又惊又喜,嗔怪道:
“你们这俩丫头,啥时候躲在这儿偷听的。”
大丫笑嘻嘻地说:
“我们刚过来就听到啦。”
二丫一脸认真:
“娘,我们是真心想学,不怕吃苦。”
陆卿卿走上前,摸摸两个孩子的头:
“好孩子,只要你们有决心,明天就带你们过去看看。”
大丫、二丫高兴地说道:
“谢谢婶婶,谢谢娘。”
两个孩子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感激的光芒。
次日一早,林青山在家里看着四小只,
其他的人都坐着牛车一块到了镇上。
等把凉茶送过后,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绣房。
绣房老板娘看到两个小丫头,一下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