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幼宜扶着江老夫人,身旁跟着顾氏和江知柔,身后带着一群婆子丫鬟浩浩荡荡地出发往醒觉寺而去。
马车驶了近一个时辰才到醒觉寺所在的钟离山,醒觉寺建在半山腰处,想要上香,还要爬上近一柱香时间的阶梯。
这对经常过来上香的老夫人几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反而江幼宜不爱锻炼,爬了一段之后就喘得不行了。
毫不意外又引来江老夫人三人的一阵嘲笑。
好不容易爬到了一半的望江亭处,江幼宜摆了摆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祖母,阿母,二姐,你们先走一步罢,我,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你们让我歇歇!”
老太太笑着将手上的团扇丢给了她,随后哈哈大笑地继续往前走去。
夏日日出得早,江幼宜她们出门时都还未过卯时,赶车一个时辰到了山脚也才辰时正。
此时来上香的人也不少,断断续续地有人往上走,有人眉头紧凑,也有人喜气洋洋,世间百态在此处倒也能窥探一二。
清晨的山间鸟鸣清脆,清风阵阵,像是有能让人暂时忘了烦恼的魔力。江幼宜坐在亭子边上的美人靠上,饶有兴致地往山下望去。
望江亭之所以叫望江亭,是因为钟离山旁便是一条奔腾不绝的大江,从亭子往外看,一眼就能看见它。
“咦?江家妹妹?”
一道声音从亭外响起,江幼宜转头看去,是一个身着浅紫长袍的男子。
江幼宜默然。
怎么这人长大了以后老穿这种骚包颜色的衣服……
“幼宜见过公孙公子,公孙夫人。”江幼宜起身行礼。
男子身旁还有一个穿着华丽眉目温柔的夫人,那夫人正笑眯眯地朝她颔首。
他是翰林学士家的公子,公孙修,身旁那位则是他的母亲袁氏。
也是寿宴那日卫紫箐骂她的时候,站出来替她说话的人。
“江三妹妹不必多礼!妹妹是陪家中长辈过来上香的吗?我也是哦,要不我们一起走吧!哦对了,江三妹妹,文羡最近又给你写信吗?我给他写了好几封信他都没回我……”
江幼宜想着自己歇得差不多了,便点点头,与他们一同继续往上走。
公孙修是个不折不扣的话痨,他与江暮渊是好友,江暮渊年幼时爱钻研天象,还未去边关之前便跟在钦天监监正闻人博手下学习,而公孙修也是天文的狂热爱好者,因着家中祖父与钦天监监正有过交情,每日国子监下学了就往紫微殿跑,一来二去便与江暮渊相熟了。
因着公孙修是家中独子,平日里身边又少有与他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好不容易遇着跟自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