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
姜东微微摇头,面露苦笑。
“哦,去打工吧。”那中年男人恍然点头。
“额……算是吧。”作者不就是文字打工人?
“如今不比以前了,种地赚钱少,打工来钱多!小伙子,你这选择准没错!”“我看你斯斯文文的,以为是个大学生嘞!”
“名落孙山。”
“那你这至少也是高中毕业了,也算可以!考大学有多难,那都不用说!”“不过啊,只要考上了,这以后也就不愁出路!”
大叔又继续宽慰道:“没事,今年没考上,明年继续考就是!”
姜东摆摆手,“不考了!眼下,要是有机会的话,若是自己做买卖也不错!”
大叔诧异道,“你……还会做买卖?”
“不会,不过,可以学!”姜东自信道。
一切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慢慢学会走路、说话的!
大叔显然对姜东来了兴趣。
“小伙子!你……叫啥名字?”
“姜东,我是郡县的。”
“嗯,郡县出人才,是个好地方。叔是曾县的,名叫王三平。”
“王叔好。”
“你也好!”“你这去市里打工?啥活计啊?叔在曾县开一家皮革厂,专门卖皮革手套的!厂子里,一个技工,一个月十八块钱哩!”
姜东惊讶:“皮革厂?曾县?”
姜东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曾县有一家古交制革厂很有名。
这家厂子是原来国营皮革厂里面的工人出来开办的,专门做皮革手套,产品质量很好,等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都开始出口东欧、日本了。
这个大叔,就是这个皮革厂的老板!
自己这是遇到大人物了。
“您的厂子,可是古交制革厂?”
“唉,对啊?咋,你听过?”
“确实听过!听说您厂子里的皮手套,质量非常好!说不定,过几年就要出口国外了!”
王三平哈哈一笑,“看来还是有人识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