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子并不是不打,只是暂时记下。
结果没人能想到此事竟牵出了背后巨大的违法人口买卖。
可以说立功不小。
便是免了他的板子也不能功过相抵。
板子自然不好再打,褒奖也无可厚非。”
“功是功过是过,有功当赏有过当罚。”李尚书一脸的大公无私铁面无情,“县令不作为,自由他承担后果。
可若是定下的规矩不能严格执行,那朝廷的威严何在?
那些刁民还不有样学样,个个越级上告?”
“怎么,李尚书觉得,京兆府接了案子的第一件事不是先查案而是先把被逼的没法子的原告打一顿板子叫他至少十天半个月起不了身就能维护朝廷的威严了?”苏天乙反问道,“县令是一方父母官,对于那些老实巴交的村民来说,那就是他们能见到的最大的官员了。
其他的,大概只存在于听过的为数不多的戏文里。
朝廷设立的每一个官职都有其用途。
县令玩忽职守瞒上欺下,朝廷一时发现不了也是在所难免。
若不是赵德发的这次越级上告,还不知他永安县能一遍卖着村中少女一边对朝廷大肆吹嘘自己的政绩欺君到几时!
永安县如此,旁的地方未必不一样。
免了赵德发的板子,也是为了让世人知道,朝廷不会让无辜之人受冤屈。
至于李尚书啊所说的刁民,若是有胆子状告父母官,一旦证实是诬告,该打板子打板子,该下大狱下大狱。
我认为,不仅不用怕他们学,而且这还是个顶好的杀鸡儆猴的机会呢,多难得。
毕竟有李尚书这样善于‘秉公办事’的清明尚书管着刑部,不用担心有什么冤假错案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