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伍尚志,曾经是河源地域内一个小宗门的弟子,在年轻时师傅常夸我很有练武天赋,二十五岁就筑基成功,在宗门核心弟子中排名前三名。后来在一次外出历练中,认识了萍儿的母亲。”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梳理故事的脉络,又像是在留恋那美好的时光。林海没有打扰他,等待着他的讲述。
“她叫方玉萍,也是河源城人,她的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她非常美,她的美不在于那秀丽的容貌,也不是那窈窕的身材,而是她那飒爽的英姿。常人总喜欢把女人比作鲜花,那时的她就像一朵铿锵的玫瑰,含苞欲放。”
他在称赞自己妻子的美丽时,言语中饱含着深情和自豪。
“她身边不缺乏仰慕者,但她总拒人千里之外,因此有着‘冰美人之称’。我们在那次历练中相遇,第一次见面时,就对对方产生好感,仿佛是一见如故,这就是‘缘’。后来,我们一同历练,相互关照,从相逢、相识,到相知、相恋,那是我们一生最幸福的时光。”
说到这里,他心里流露出对年轻时的无限向往。
“不幸的是:她的家族决定,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庞姓家族家主的大公子为妻,以换取对她们家族的庇护。她誓死不从,偷偷地逃了出来找到了我。而我所在的宗门,根本不能与庞家抗衡。为了不连累宗门,也为了躲避追杀,我们来到了这偏僻的地方,隐姓埋名居住下来。为此,连累她跟我过着自耕自食的生活。”
伍尚志轻轻叹了一口气,又接着说:“我们在这穷乡僻壤安下家来,自耕自织,自食其力,生活还算安定。但因为缺乏修炼的资源,所以在这二十多年里,我们的修为一直没有得到提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有了萍儿,生活的担子更加重了。可是又不敢外出抛头露面,因此一直在艰难中度日。我觉得自己对妻子亏欠太多,就给女儿取名为歉萍——亏欠了玉萍。”
话说完了,伍尚志仿佛轻松了很多。但林海的心却是十分沉重,原来师姐的一家还有这么辛酸的往事。
“伯父,伯母会好起来的,你们家也会好起来的。师姐的姥爷、姥姥也一定认可你们,我向您保证。”林海坚定地说。
伍尚志认为林海是在安慰自己,因此没有放在心上。谁知数年之后,林海真的为他们一家争了光。
从伍歉萍的家到镇上,只有五六十里路程。林海和伍尚志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小镇上。
伍尚志带着林海直接走到李大夫的药堂,林海看到药堂的正门上方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祈安药堂”四个描金大字。门框上贴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但愿世间人无病,”下联是“宁可架上药生尘,”横批“天下平安”。
书法力透纸背,寓意感人至深。
看到这幅对联,林海想起了在地球上的家。那里满大街都是药店,放在门口的音箱,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买药积分”“药品打折,欢迎抢购”,等等。
对比之下,两者有天渊之别:一个是盼天下人平安,宁愿药品生尘;一个是盼别人生病,自己大把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