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很想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一切都按照最美好的畅想来。
未来社会能够进入大同世界。
但这种美好,活在畅想之中,存在于文字间,却不可能存在于人世间。
这压根不可能。
只要人有私心,一点点的私心汇聚在一起,最终会形成巨大的偏差。
末世还没见够人性的丑陋吗?
徐青青让自己努力的现实点。
认清这么一件事。
这世界上不止一个刘花,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穷苦人,如今还在温饱线下苦苦挣扎着。
不然又怎么会有上山下乡呢?
城里人才有多大点,祖上三辈又有哪个不是乡下泥腿子?
救一个刘花母女是徐青青现在能做的事,而让千千万万的素未谋面的人能填饱肚子,是徐青青想要做到的事。
如何让穷人把日子过好?
其实就是搞发展。
如何发展呢?
与世界接轨。
徐青青对这段或者说未来的历史知之不详,毕竟姑姑她跟自己说历史时没那么仔细。
知道的无非是几个轶事罢了。
但徐青青很擅长学习,尤其是从秦烈那里了解了不少当下的形势问题。
当然不止国内,还有国际上。
依照徐青青的想法,与国际接轨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对症下药便是。
这需要时间,又或者需要一些契机。
更需要很多人才来做这些事。
尽管徐青青最开始挺看不上孔金城这批人,但她也清楚。
孔金城、马小虎他们,就是这些她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