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历史的回响

穿越南京1937 破凤 1227 字 1天前

他的轮椅停在一面巨大的照片墙前。墙上挂满了1937年南京城的老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那段惨痛的历史。在正中央,赫然是那张苏婉清的照片,只是照片下方多了一行说明文字:

"苏婉清(1915-1938),南京女子师范学院教师。南京沦陷期间,她与抗日志士张铁山等人合作,在城内建立地下避难所,救助了数百名难民。1938年1月,她在保护难民撤离时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李昊天的手指紧紧抓住轮椅扶手。他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夜,日军包围了避难所。苏婉清带着孩子们从地下通道撤离,却在最后一刻选择返回去救一个掉队的小女孩。她的身影消失在炮火中,再也没有回来。

轮椅继续向前移动,停在另一面展墙前。墙上是一幅巨大的油画,画中是一位身披军装的中年男子,手持冲锋枪站在废墟之上。李昊天呼吸一滞——那是张铁山。

"张铁山(1907-1938),原国民革命军军官。南京保卫战中,他率领残部在城内坚持游击战,配合地下工作者救助难民。1938年2月,在突袭日军指挥部时壮烈牺牲。"

李昊天闭上眼睛,仿佛又看到了那个雨夜。张铁山带领着最后十几名战士,冲向日军的指挥所。他说:"昊天,你带着老百姓走。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战了。"弹雨倾泻而下,张铁山的身影在火光中轰然倒地。

"先生,您还好吗?"护士关切地问道。

李昊天深吸一口气,"带我去看看实物展区。"

轮椅缓缓驶入一个玻璃展柜前。展柜里陈列着一支破旧的钢笔,笔帽上刻着"苏"字;旁边是一件染血的军装,胸前的勋章依然闪耀;还有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南京记忆"。

"这些都是苏婉清和张铁山的遗物。"讲解员走过来,"这支钢笔是苏老师在难民营教孩子们写字用的;这件军装是张铁山烈士牺牲时所穿;这本笔记本记录了他们在南京沦陷期间的点点滴滴。"

李昊天颤抖着伸出手,隔着玻璃抚摸那些熟悉的物件。他记得苏婉清总是随身带着那支钢笔,在难民营的每个角落教孩子们识字;记得张铁山那件军装上的每一道褶皱,那是他无数次冲锋陷阵的见证。

"这本笔记本......"李昊天突然注意到展柜下方的一行小字:"捐赠者:李昊天"。

"这是三年前一位老先生捐赠的。"讲解员说,"他说这是他在南京沦陷期间记录的真实经历。可惜老先生已经去世了,我们只知道他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