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村寨建在河溪两旁,以鼓楼为中心,建干栏式木结构民居,分为高脚楼、矮脚楼、吊脚楼、平地楼四种。
民居随山就势,灵活而变,村道在民居间伸延,错综复杂。
在山里走了一小段路,看见前边有一处开阔平地,平地上放着许多木材,旁边站着许多人。
客栈老板让我们站在对面的山坡上观看,他则走下去加入到建设的人群中。
凌轩告诉我们,客栈老板说,他们今天是做竖屋这一步。在竖屋前,早在前几天已先由地理先生选地、测量屋的朝向,再由掌墨师丈量定位,然后建屋的师傅们进场,安地脚枋、安磉礅岩,就可以做排扇。
萧遥剑问凌轩:什么叫排扇?
凌轩说:排扇是指将准备好的木柱,按照施工图架构起来,都是榫卯结构。
中国的古建筑的榫卯结构,无需钉子或胶水,仅凭借木质本身的力量和智慧的力学设计,就能创造出既稳定又具有弹性的框架体系。
凌轩说的“磉礅”,本来是形容人膀大腰圆、身形健硕。
磉礅岩,又叫顶柱石,就是古代建筑物中的柱础。
磉礅岩通常由厚而粗大的整块石头制成,有钱又讲究的人家会让工匠在石头上雕刻各种吉利的花纹图案。
工匠在磉礅上凿出凹型位置,柱子削成凸出,插入磉礅,柱子可以稳固地站立。
古时建房子的柱子多是木头,直接插入泥土中,容易受潮、腐朽及损坏;安放磉礅后,柱子除不容易下沉外,还因磉礅有三十公分的高度,起到防止类似踢脚等的碰损,柱子多了保护。
在古代建筑中,磉礅并非都是用岩石开凿而成,有些磉礅是用砌筑的方式,在准备立柱的位置,开挖1至2米的深坑,在坑中反复以一层卵石、一层夯土逐层向上夯筑。
言归正传。
船夫接着凌轩的话说:今天竖屋的话,应该是昨天就做了起煞!
我问:什么是起煞?
船夫说:就是由族里德高望重的一位老人家,做驱煞祈福的仪式。
这时,太阳还未出来,天还是黑的,我们透过晨曦,远远地看过去,看到平地周围摆放了许多木头,平地中间有序摆放了几个大木框架,木框架内整齐规则地摆放着多件四四方方的石头,那些石头,就是磉礅岩。
凌轩问船夫说:大哥,这些都是什么木材? 惹姝色
船夫说:这边盛产杉木,这些木头看起来都似是杉木!杉木树干笔直、生长迅速,又有防腐的效果,用来建房就是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