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窨子屋的大门,回头与主人家互相道别时,我抬头看见大门门额上刻着“燕翼贻谋”四个字。
燕翼贻谋,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的“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燕翼贻谋,是说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的故事,泛指为后嗣做好打算。
能一心为子孙后代谋后福的人,一般都是有底线、有原则、有所敬畏的人,他们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不会为了眼前小利而毁坏自己的名声。
我心里想到:怪不得三叔他们会找这家人做长久的生意。
三叔跟这个商家订好合同契约,给付了一定比例的订金。
约定商家以后每年将我们订下货物发货到云南,到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具体地址,待我们到了云南那边定下来后,寄信告知。
自从安徽休宁出发以来,三叔和凌轩他们一路上经常这样操作。
如是待我们到了云南,我们所订的货物,就会按不同产出时间、一批批地相继运送到云南,我们的生意,只要售卖有货,而且做到货如轮转,就能获利。
三叔凌轩跟商家所立的契约,靠的是双方的诚信;这种事情,放现代人身上,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隔山买牛”——不实在,但在明代的朴实社会,却是一种通用的办法。
商人从某个角度来讲,绝对是投机份子;能赚到钱,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信息差。
古代信息不发达,获得商机靠的就是对各类信息的捕捉收集、整理、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