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书一事是林家大事,林大乐接连奔波两日终于定下了学堂,镇上一个老秀才,带的学子不多,为人清正,中午管一顿饭。
每日托奇叔接送两个娃儿,奇叔知道村里多两个娃儿念书,心里头为他们高兴,满口答应。
四季和五福上学第一日,桂芬婶一整日坐立不安,比他们两个亲娘都紧张,怕他们俩在学堂里磕着碰着,又怕他们被欺负。
“大嫂,你放心吧,人在学堂里丢不了。”慧香婶坐在小凳上洗菜,语气满不在乎。
“大中午的该吃饭了吧,也不知道吃的啥?”燕婶担忧五福不好好吃饭,那小子在家吃饭就小动作不断,不是玩手指就是扣桌扣凳磨洋工。
桂芬婶冲院门口张望了无数次,仿佛下一刻两个孩子就能回来了,叹了口气道:“平日里他们在家嫌太闹腾,今儿个家里头静的我都不习惯。”
说着瞄了眼慧香婶,噗哧一声笑出来,“还说不担心,菜叶都快被你洗没了,嘴硬!”
烈日当空,村子里的一日三餐,午饭这顿最简单,多数人家只是早晚各一顿,根本不吃午饭。
田间地头闲下来,祠堂外的树荫下便成了大家伙儿东拉西扯的好去处。
“我家的母鸡今儿个下蛋了!”
“昨儿个我在鸡窝里瞧见鸡蛋,我都以为我眼花了。”
“也不知道前些日子怎么了,可别突然又不下蛋了。”
“少说丧气话,否极泰来,往后咱梅花坳都顺顺当当!”
“唉,好几天没瞧见富春家的人进出了!”
“他们哪儿还有脸出门?李氏这几日都没出来洗衣裳,丢人呗!”
“倒是可惜了他们家的修闻,明儿个要县试了吧,也不晓得会不会有影响。”
“要是能考上童生,接着就是考秀才、举人,说不准考上状元,那咱梅花坳可就扬眉吐气了,多少年了咱村都没出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啀啀,瞧见没有,来了个生面孔,寻亲的?”
梅花坳就这么点儿地方,进进出出都是熟面孔,即便是亲戚往来也都能混个脸熟,全然陌生的人进村,立即引起乡亲们注意。
只见一老道模样的人在村子里四处张望,风尘仆仆,时不时拧眉掐指,村里人对这些修行得道的人都存着敬畏之心。
林全胆子大没那些个乱七八糟的顾忌,卖完猪肉收摊进村瞧见老道便扬声问他,“你哪儿来的?来找人的?”
老道闻声转头,“贫道路过此地,随意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