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四五个孩子,大的和小的差的远,中间的就差不多……我们家就是例外了一点而已啊?没什么区别。”朱母皱眉想了想。
朱父是憋着气,说的话:“咱家两职工,大儿子成绩好,人也够高够壮,所以当兵过了考核,大闺女的工作是学校毕业帮忙分配的临时工,但后面也是家里掏了钱,找关系调到现在的部门当上的正式工,那小闺女得到了什么?”
朱母的手攥着衣角,她是第一次觉得羞愧难当,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其实是偏心的。
其实她还是不甘心,在她的认知里面,就是谁能干一点,谁就多干一点,以前一直都是这么来的,为什么现在又不行了?
小主,
“你把自己放到玉宁的位置上,再好好的想一想。也别想太晚了,明天还要上班呢。”朱父就先睡下了,要是妻子还是想不明白,那他也没办法了。
只能是节假日才能看到小闺女了,别的时间还是各过各的就好。
至于以后养老的时候,他们把现在住的房子修好一点,楼上给大儿子他们住,楼下的房间给小儿子小闺女都留单独一间,要是再宽松一点,他就琢磨一下,直接整个三层楼。
也就谁来都能住的下,他们两个老的也不用到处去,谁照顾的时间久,最后遗产分到的就多一点,这些事等孩子们都结了婚,他就找机会说出来。
朱母是想事情想到昏昏沉沉的时候,开始做梦了。
梦到她成了朱玉宁。
育儿班的年龄,在乡下,要很能干,才不会被嫌弃,可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就是能走能跑而已,朱玉宁就已经知道要帮家里的忙了。
回城里上小学了,下午放学了,就跑到郊区去,想办法抓到鱼,然后再悄悄地把鱼换成粮食,还要给家里留鱼……
朱母睡不着了,第二天早上,朱父看到的就是顶着黑眼圈的妻子。
今年开工第一天,厂里已经提前通知了,食堂中午会上饺子和红糖发糕,上班的同志都能领一块发糕,饺子就得交票吃。
朱母给自己洗了把冷水脸,人一下子就清醒了,然后拿出闺女给的护肤品,涂抹了两遍,脸色确实没有那么蜡黄了,黑眼圈还在就是没那么明显了。
之后,朱父就载着朱母上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