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清算破产,也大概是要裁员了。而她也是才发现大环境其实改变了好久,只是他们没有发现而已。

去年开始,市里都没有厂子扩大了,也没有建新的宿舍楼,大型的活动少了接近一半的量。但为了稳住人心,小型的活动是每个月都会有。

所以即便是有人觉得今年不对劲,但也会被活动和节日礼物给安慰回去。

“小妹啊,你看能不能帮姐出点主意,在津城合适开个什么样子的店?”

“这个啊。”朱玉宁还真简单的研究过,她想的是合适老母亲下岗之后的店铺,比较轻松一点的。

但是一直想不到,老母亲是闲不住的,老父亲闲下来是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的 ,所以她是以老母亲的角度进行考虑的。

好像,真的有很合适大姐的。

“大姐,你和姐夫有买门面吗?比如说学校附近的有吗?”

学校门口的独栋,门面,都是非常吃香的了。可惜家里的钱,不够买下来,现在平房的门面也都别人家买下来了,想要单买一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家里没机会买也没关系,反正都是各有各的一间房了,反正她大本营在京市,她一点都不慌。

“有一个小院子,三四十平,破破烂烂的也住不了人,在学校对面来着。”朱玉梅认真的想了一遍,想起这个院子心中还有点苦涩。

公婆关系一般之后,人家从最疼爱小儿子转成了偏心大儿子去了,这些地产说是家里平均分的,但他们家分到的全都是破院子,也就这个是在学校对面,另外两个一个在郊区,一个在公园边上也差不多接近郊区了。

“那就找人推干净了,起平房,然后一定要有厕所,要是做吃的就得两个,自己一个客人一个,要是书店和文具店,做一个也就够了。”

“文具店吧,我看学校门口的文具都挺多小孩的。”朱玉梅想了一下说道。

“我就是提个意见,你回去好好和姐夫聊一下,觉得合适就可以准备起来了,到时候可以先找个人帮忙看店,等你生完孩子休息好了,再自己去看店。”

“行,我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朱玉宁转身去倒了两杯温水回来,说话多喉咙确实干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