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宁给的资料真的不是不齐全,只是用的一些专业术语,用的是一些国内外近期杂志上的新术语。还有的就是现在新编的大学课本术语,有些术语口语不太美观,就会调整一下再录入课本里。
但是体制内的很大一部分人,其实是没有看这些杂志的习惯在。而且也脱离这些学校的书籍,所以工作进展才会艰难。
等到他们后面有人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已经是按着定下来的方案走到了后期去了。
至于朱玉宁,也是偶然在店里碰到了带着孩子来吃东西的姚舒,才知道的这个事情。
——
“姚姐,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小朱就别谦虚了,这个方案可要烦他们一辈子去了。我就没见过他们吃亏吃得这么憋屈,一天天的摆着那张臭脸的,看着就烦。要不是为了这点子工资养家糊口的,我也是不想去上班的。”姚舒摆了摆手。
“那也和我没关系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古话可是很有用的。”朱玉宁笑眯眯的说,“适合姚姐你的办法也不是没有。”
“这话怎么说?”姚舒眼睛的亮光跟忽然开了灯一般闪亮。
“姚姐你和咱姐夫也工作这么多年了,到现在也应该有点积蓄了吧。咱这个钱也是可以用来买房子的,最好是有铺面的那种。”
“小朱啊,我知道现在房子铺子值钱,但是我也不会做生意啊。”姚舒听完后,叹气。
“姚姐,你不会做生意,你可以租给别人做呀。现在的话,不合适长租,可以试着半年改一次价。姚姐,现在像我这个店面,租金都涨到了这个数了。”
朱玉宁和姚舒也只是在店里最角落里位置说话,耳边私语也得顾及着周围的人。
姚舒咬牙,别的办法她确实是学不来,目前看来真的就是这个合适她了。
“那我就信你了。”
然后姚舒展示了家里人脉多的好处,买房子买铺面,人家是赶着送到她手上。
但是姚舒都没有要,依旧是找人替她去问房管所,什么都谈好了,她再出面给钱,签字拿房产证明。
然后尝到甜头的姚舒,是打心底里感谢朱玉宁。还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买,但是能买到就已经很不错了。
朱玉宁则是每周都开开心心的算账上的钱,钱包越来越鼓,她就可以开始准备农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