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爸面前,胸脯拍得震天响,吹嘘自己多用心辅导袁宝丫,把袁宝丫的学习说得头头是道;可私下里,对袁宝丫的学业放任不管,任由她在学习的小道上瞎溜达,自生自灭。
几次袁宝丫帮英语老师跑腿送作业,路过办公室,都听见袁小姑扯着嗓子,拿她和自家两个女儿成绩比,显摆自己多会教学生,转头又跟其他老师编排袁宝丫,说她不学好,总和男生厮混,难管得很,不是读书料,把袁宝丫名声在老师圈里弄得乌烟瘴气。
初中那会,孩子们大多处在青春懵懂、半懂不懂的年纪,心智像还没熟透的果子,很少有完全成熟稳重的。
哪怕老师做得不对,学生心里头不乐意老师的某些行为或者言语,也大多懵懵懂懂,不知道咋正确应对,更想不到找法子或者找人帮忙解决,只能憋在心里,窝着一肚子火,委屈得不行,任由那股子负面情绪在小胸膛里横冲直撞,撞得心里头乱糟糟的。
不过话说回来,好老师总归还是占多数的,只是袁宝丫运气差,碰上了这么几个糟心的。
要说影响袁宝丫彻底放弃学习的,还有两件刻骨铭心的事儿。
一个是化学老师那边。
这化学老师和袁小姑关系铁得很,她有个习惯,每次化学测验完,都要把考第一名的同学在全班通报表扬,还拿着第一名同学的试卷,仔仔细细给全班讲解,那架势,考第一名的同学简直像班里的英雄。
袁宝丫起初对化学着了迷,觉得化学这门课神奇得很,心里也盼着能得老师表扬,证明自己不是吃素的,于是悄没声地努力了好一阵子。
嘿,还真别说,在又一次的化学测验里,她实打实考了第一名。
可谁能想到,成绩公布出来后,化学老师只是草草地念了下成绩,脸一冷,反常得很,立马开始讲新课,讲课的时候,还时不时嫌弃地瞅袁宝丫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就你,能考第一名,鬼才信”。
袁宝丫那叛逆性子哪受得了这个,一跺脚,心里头念叨着:“哼,有啥了不起的,你不待见我,我还不爱学了呢!气死你才好。”打这以后,化学课本都被她扔到了角落,再也没正眼瞧过。
另一个是对袁宝丫很好的一位英语老师,经常夸袁宝丫英语读得很好,当时的袁宝丫英语成绩每次考试,在班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可惜初一的下学习期,袁宝丫的英语随着那位老师的退休也跟着退休了。
后来在漫长的打工生涯里,袁宝丫常常拍着脑袋懊悔:“我咋这么傻呢,当初咋能用这种幼稚的方式报复,到头来,真正吃亏的还不是自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