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在现代,漫长的海岸线都不容易防守,更别说古代了,古代可没有现代的通信设备,等你水师得到消息之后到达现场,海盗早就跑了。
张彦想了想:“这样吧,先大力制造火炮,修建岸防炮台,至少先保证沿海的安全。”
“岸防炮?”李世民眉头一皱:“那需要多少火炮?”
“不需要太多,岸防炮是水师的克星,一座岸防炮阵地可以让一整支舰队绕行,在没有导弹的时代,海军的第一准则就是不能正面硬冲岸防炮台。”
“真的?”李世民有些不信,毕竟李世民刚接触火炮不久。
“真的。”张彦准备给李世民乐趣一下。
“在火炮技术没有太大代差的情况下,只要舰队指挥官脑子没问题,就会绕行,如果绕不来,那只能准备付出巨大的伤亡硬冲。”
“清朝已经够拉胯了,还能在大沽口用岸防炮吊打英法舰队。”
“仔细说说。”李世民就算再不愿意,也必须承认,清朝使用火炮的经验确实比大唐足。
“当时的清军将领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共打沉英吉利和法兰西军舰三艘,重创三艘,英法联军共计伤亡四百二十余人,英国侵略军统帅贺布也受了重伤。”
“旗舰都快被打沉了,清军只伤亡三十八人。最后还是侵略军增兵,水陆联合才占领了大沽口。”
“当时的大沽口炮台只有十几门性能不错并且射程比较远的炮,当时的侵略军有几十艘军舰。”
“你先等一下。”李世民拿出了小本本:“法兰西,贺布,朕记下了。”
“还有一个例子,在甲午战争中,清军水师退到了威海卫,当时的威海卫有三处岸防炮阵地,这就已经让倭寇舰队无可奈何了。”
“哦。”李世民收起了小本本:“倭寇不用记,朕没必要记即将被灭的国家。之后呢?”
“之后倭寇在另一处登陆击溃了清朝陆军,占领了一处岸防炮阵地,这才让清朝水师全军覆没。”
李世民呵呵一笑:“还被打的全军覆没,如果换成唐军,死的是倭寇。”
张彦摇头:“换成唐军也不行,当时的清朝是烂到根上了,慈禧太后为了过生辰修园子,都能挪动军费。”
“其实清军中有很多能人,比如冯子材,在镇南关击败了法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哦,也就是西域。”
“还有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他们都挺不错的。”